“但很多行业不带我玩了。”
几个月前我曾在夜话里提过,游戏机在国内电视、网络节目中的出镜率似乎上升了,作为例证,我举了《创造101》和《幸福三重奏》两个例子——在这两档节目中,不仅任天堂的Switch都有明显的镜头露出,后者甚至有明星嘉宾一起玩Switch版《FIFA 18》的画面展示。最近,我又在综艺节目中看到Switch了,这次被捎带上的是Nintendo Labo。
这次出现Switch的节目叫《即刻电音》,是一档选拔优秀电子音乐创作者的音乐竞演类节目。它在调性上非常接近第一季的《中国有嘻哈》:推的都是在国内受众很窄的音乐类型,但在节目剪辑上又着重于戏剧性,人设、冲突、悬念一样不落。就拿第一期来说,节目组就在结尾剪出了一段强冲突:选手质疑导师能力,要求其现场即兴创作,如果做不出来就没法服众——这位受质疑的导师大张伟,碰巧有过“作品抄袭”的黑历史。你看,话题性一下子就有了。
但这期节目最令我意外的一刻,是一位叫“朴冉”的选手,从身上背着的麻袋里掏出了Nintendo Labo——Labo是任天堂推出的“硬盒游戏”,玩家可以用套装里附带的瓦楞纸DIY出各种纸模外设,再用附带的编辑软件实现各种有趣的功能。比如在官方的宣传广告中,就用Labo纸模凑了一支乐队,完成了一首编排完整的音乐演奏。
节目中,这位音乐人在表演时,就用上了两台Labo套装里的钢琴,表演曲目还是《植物大战僵尸2.0》——一首掺合了同名游戏BGM主旋律的混音作品。
你们可以看看这个使用了Labo钢琴套件的《植物大战僵尸2.0》Remix表演
节目中的导师尚雯婕,对这个“纸糊的钢琴”“能出声的玩具”特别惊讶,表示这是她见过的“最有极客精神的音乐表演”——她这么说其实没什么可苛责的,毕竟不知道Labo的人还是多数。但节目官方微博在宣传时,却误将Labo写成了选手“自创的乐器”,加上节目剪辑问题,害选手挨了不少无端的指责——其实,只要到微博搜索这位音乐人,就会发现他半年前就做过一段Nintendo Labo的演奏视频,附带的微博标签还是“任天堂Switch”和“民间高手任天堂”。
类似这样因为“无知”而闹的乌龙还不止这一件。最近,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有一档叫《珠江新闻眼》的节目,在报道广州国际创新节时,就误把Nintendo Labo当成了“国产的黑科技玩具”——这是某家智能数码零售品牌将Labo摆在自己展台上才闹出的乌龙。这场误会也害单纯介绍产品的小姐姐挨了不少骂。
还好这些对Switch和Labo都是正面评价。可惜老任的产品没国行,不然时不时有这么些“无心宣传”,说不定能让Switch在国内多卖几台。
今天除了Labo的乌龙,我还在微博看到胡一钗发的一条微博,内容让人五味杂陈:“今年最惨的画手应该是:在游戏公司工作,结果停发版号导致项目枪毙。好不容易在漫画平台签约了一个新连载,却在10月风暴里被砍。把心一横出同人志自己卖吧,12月1日一到店铺被举报下架…… ”原本可能是个段子,但底下还真有人转发说:“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身为一个文案,我经历全了。”
一位网友直接用四字短语高度概括了最近的情势,“游戏限号,漫画寒冬,出本非法,电影萧条”,但现在不景气的行业并不止这些,只是作为生活娱乐,这些离我们更近而已。而这一波下来,我身边也有不少人受到影响:有参与漫画脚本创作的,漫画被直接腰斩,且死的不是单个作品,而是整个平台;做日本漫画代购好多年的朋友,因为淘宝管控,他的书已经被下架几个月,闲鱼号也被封,他正准备回老家办个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朋友待的直播平台也因为最近的动荡,面临大规模裁员,她不知道自己下个月还会不会在那儿。
“不是不喜欢、不热爱,可大环境似乎不允许我继续了。”其中一位朋友这么告诉我。而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