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潘多拉的魔盒。
上周一(11月7日)本该是小埋今年最开心的一天。可是,她的快乐被网上的骂声给毁了。
小埋是一名独立游戏制作人,网名“埋月山枯”。此前一天晚上,她开发的游戏《修理行》在众筹网站上开始筹款。《修理行》是小埋的第一款“大作”,花了近一年时间打磨,目前已经可以在Steam上试玩,试玩版流程大约为两个小时。
之前,小埋开发过两款游戏,和《修理行》相比起来,只算是小打小闹。《修理行》在体量上也比不过商业项目,在她心里却很重要。在众筹页面点下“发布”按钮时,小埋内心极度紧张,同时又充满期待。
众筹上线后,筹款数字缓慢上涨。刚开始,玩家反馈很不错,甚至可以说完全出乎意料。不到3个小时,项目达成最低级别的众筹目标——1万元人民币。不算很多钱,因为小埋对众筹的预期并不高。她就是这样的人,对于作品,既谦虚,又出于某些原因,有一点自我怀疑。
在很多时候,作者的自我怀疑能把作品带至更高的地方。小埋的自我意识很小,也善良,像一团柔软的海绵。我问她对网络环境有什么看法,这个不久前才收到上千条评论攻击的女孩告诉我,她认为即使有时候人会做坏事,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施暴者,可能在其他时候,他们也会是很热心的人。她好像没有怨言,只有努力克制的悲伤。
达到第一阶段众筹目标时还是周日,小埋躺在床上,激动得睡不着觉,心怦怦地跳,开始想象未来会不会变得更好。小埋开发游戏,没有编程基础,美术也是大学毕业后因为喜好才学的,全凭一腔热血,还有冲动。这条路最后会走向哪里,她也没有想清楚,唯一确定的是,这是她喜欢的,所以要努力做下去。
小埋做游戏的想法很单纯,也几乎不考虑商业因素。她的第一款游戏,刚开发完成就立马发布在了Steam上。没有宣发,也没有推广,像是新手作家写好了书稿,立即甩给朋友观察他们的反应。关注这款游戏的玩家建了个群,小埋发布游戏后,玩家们惊讶地问她:“您完全连新闻稿都不发,是吗?”
带着杂乱的思绪,小埋坠入梦里。她的期待不多,所以容易满足,按照当时的情况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她有个念头:“好运终于可以降临一些在我的头上了吗?”
第二天早上,小埋睡到10点。起床时,她发现微信上有几条朋友连续发来的消息,都在说一件事——“不要去看昨天的帖子,我怕你看了难过。”
小埋瞬间清醒,坐起身来,颤颤地打开那个帖子。
帖子是小埋托朋友帮忙发在一个游戏社区里的,内容是《修理行》众筹的推广。
帖子看起来很普通:放在最开头的是游戏简介,包括游戏类型、预计发售时间、开发者和发行商信息等,然后是截图和众筹介绍。页面上细致地标注了众筹价格和奖励信息,想要支持的玩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级别的捐赠包需要付出多少钱,又能得到哪些回报。小埋把一部分已经做好的周边,像书签和亚克力立牌等放在众筹页面上,相当于简单的展示,方便想要支持的人看见。
这个帖子很快遭到一些网友的讽刺,“垃圾东西”“娘炮画风”“要饭的国产游戏”……还有一些更激烈的用词。
小埋在看评论前,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因为排在前面的还是正常留言,有玩家说喜欢游戏的画风,问游戏是不是楼主自己做的,能看出来,确实有好感。可是往下翻了半分钟不到,后面的评论全部被骂声占领。
“游戏没看出花,众筹思路挺花。”
“这游戏凭什么众筹啊,是觉得我们人傻钱多吗?”
“看到这么多人骂我就放心了。”
……
位置靠前的评论里,系统用红字醒目地标注着“热评”。
“开始我还想回复这些评论,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小埋先回复了两条。其中之一质问,两小时的内容就好意思拿出来卖。她留言解释,这不是游戏的全流程,两小时只是试玩版。
另一条评论说,给你脸了,臭游戏敢卖6000块,果然是非法集资。小埋急了,说游戏本身只卖40,只有众筹的最高一档才是5888元,而且是自愿购买的。
把众筹金额划分为不同等级,让有不同捐赠意愿的人找到自己合适的档位,是众筹项目中常见的设计。小埋告诉我,就《修理行》来说,她一共分了9档,最低是40元,相当于预购游戏,捐赠者可以获得游戏激活码和壁纸等数字奖励。其他档位也有与金额相符的奖励内容。
突如其来的指责让小埋不知所措。大多数批评是失实的,她反复解释的东西早已写在众筹页面上,如果评论者仔细看,根本不会错过。反过来说,那些恶意置评有很大可能是因为发言者没有看帖,或是他们本就不怀好意——不是小埋做得不好才被骂,是因为他们本来心里有火,所以找上小埋。
刁难的言论集中在几个关键词上,这或许能说明发言人的敏感点——“国产游戏”“视觉小说”“低成本”,以及“女性制作人”。小埋告诉我,在所有攻击中,最让她生气的是这条:“一个女生就能做完游戏?真实性存疑。”
“又不是特别难的类型,(我做的)只是个横版的叙事互动游戏。为什么都要怀疑不是我做的。”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就觉得……有点委屈吧。”
“还有的人会说,女孩子也会编程?怎么听着有点假?”这类攻击让小埋很不安,还有点生气。她无法判断恶意从何而来,也不清楚这群在网上颐指气使的人究竟是谁。最终,恐惧主导了她。“我不知该怎么处理,我没经历过这样的事。”
小埋告诉我,她的前两部作品几乎没有获得媒体曝光,只有很少的粉丝在小圈子里给她宣传。第一款游戏甚至是在发售几个月后才得到推广,也只是“一个有名气的同行玩过后喜欢,帮忙转发了一下”,最后游戏卖出了4000份。正是因为交流的罕见,所以才显得可贵。如今,她因为被攻击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和关注,可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那天中午,回了两条评论后,小埋还想“回复每一条评论”,但被朋友制止了。原因有两点:一是随着帖子被顶到了首页,谩骂声像洪水一样急速涌来,迅速占领了评论区,先是几百条,随后数字急速攀升,她不可能回复得过来;二是,朋友告诉她,不能再回了,“容易被带节奏”。
对小埋的恶意确实是一拨节奏。把试玩说成完整版,把最高档位的众筹混淆为游戏售价,骂人的暗流涌动,但不是基于事实,而是靠挑起矛盾的敏感词——“集资”“女的”“国产之光”。小埋说,可能有些人刷到评论区,没看游戏介绍,就开始讽刺她。
小埋的上一款游戏也“引起了一定争议”。她告诉我,因为游戏里设计了一个“女海王”角色,多次出轨,为她招来了“三观不正”的指责,“有些人就针对这一点,在Steam评论区和社交平台上喷我”。
当声讨形成浪潮,仿佛就有了惯性,恶评迅速裂变为更多恶评。一个角度被说得差不多了,就会出现其他责难。评论激增后,针对时长和售价的诋毁迅速延展到画风上——“这么娘炮也好意思拿出来众筹?”
画风不够刚硬的说法主要出自男性玩家。视觉小说社区里男性用户比较多,大量游戏也把目标用户设定为男性玩家,他们的喜好主导了主流市场走向。这本来没有问题,可如果因为主流就不能容忍其他风格存在,也不是一件好事。相同问题也反映在游戏制作上,小埋说,她在做游戏时,曾经有朋友告诉她,《修理行》人设不好,“卖不出去”,建议小埋根据大多数玩家的需要,修改人物设定。
根据小埋的说法,《修理行》的女主角在设定时参考了“精神小妹”。这是一个在沿海城市打工青年中比较火的概念,指的是出身普通,甚至卑微的女孩,她们性格豪放,审美古怪,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却保持着高涨的热情。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人物?小埋说,她没什么特别的考虑,“我想要表达这样的故事,所以就做了”。话是这样讲,她还是把《修理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沿海的三四线小城”。小埋老家在温州,和游戏里的城市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而且,虽然已经过去很久,她总是会回想起初中生活。在这些思绪影响下,她创作了游戏中的人物和场景。
“想讲那个时光和场景下的一些故事,也是自己想出来的故事。”小埋向我谈起开发游戏时的一个插曲——她工作后一直在杭州生活,有一天中午,她想吃外卖,偶然看见有卖糯米饭的店铺,“温州糯米饭”,正是家乡美食。小埋想到自己很久没有回过家了,于是点了一碗糯米饭。
“很贵。温州我记得才6块钱,在杭州点过来要25。”她回忆说,“吃的时候发现,味道竟然和温州的一模一样。我其实是不怎么想家的人,可是那天特别想。”
后来,小埋把游戏里的场景设计得和老家的街道一样,小店的招牌、门面的装潢等,都尽量还原记忆里的模样,如果有记不清的地方,她还会在网上搜索街景照片。从实际效果考虑,这么做能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可是我能看出来,小埋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心里的复杂情感。
细腻的心思是创作者的珍宝,不过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创作者的自我表达并不重要,关键是游戏好不好玩、人设有没有噱头,你很难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本来也不是,但创作者可能会在市场的否定中失掉表达的信心。
话说回来,这是小埋第一次面对大量质疑,虽然她清楚地知道,在理的批评只有很少,大多数评论缺乏基本合理性,更像是在宣泄垃圾情感,但数量终究战胜了质量,密集的负面声音让她心里起疑:“我是不是真的做得不好?”
“我后来反思了一下,可能男角色真的有一点太……就像他们说的,‘不够硬汉’。”可是小埋刚说完,又无奈地接上一句,“但是我昨天晚上想,我设定的角色只有19岁,难道他要满脸胡渣吗?”
小埋认为,她只能尽量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反思后,她得到的另一个结论是,“我可能不应该开定制的众筹档位……可这也不是强买强卖,很多众筹项目直到结束,也不会卖掉最高的档位”。小埋一再解释,分级众筹是普遍做法,国内外都是如此。在国内,摩点平台上也有不少游戏把高级档位定价高达数万的,有玩家自愿购买,不买也完全可以。
“也许只能怪我的游戏太凉了。”小埋苦笑着说。
那天下午,小埋删掉了游戏社区的应用,关掉了手机。
评论数还在不断上涨,可是小埋决定不看了。她试图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几个朋友拉她一起开黑,想帮她平复心情,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角色死亡后,等待复活,小埋的思绪又飘回帖子上。她反复想,明明她没做错事,却要遭受陌生人辱骂,到底是凭什么。她憋着一股很大的情绪,想要释放。“我要去帖子下面解释!”朋友急得快要跳起来,连忙把她拦住。等不了多久,小埋又忍不住,说她必须去讲两句……那天下午,这样的对话经历了十几次。
晚上,小埋关掉游戏,独自躺在床上,没人跟她说话,她也不知该做什么。她想睡,可是情绪在胸口激荡。虽然是和前一天相同的状态,心情却完全不同了。她坐起来,拿起手机,重新下载应用,点开了评论区。
每看过一条评论,就更想要看下一条。虽然大脑里有个声音不断制止她这么做,她仍然读完了所有留言。然后,她哭了。“可能游戏真的做得太烂了,难道我一年多,真的做了一坨垃圾出来?”
小埋把难以压抑的委屈倾倒给好友,朋友默默听过她的哭诉,反问她,你真觉得自己做得很烂吗?那先前游戏得到的奖项,那些评委都没长眼睛吗?
这句话点醒了小埋。不要自我怀疑,要理性判断,相信自己。她慢慢收拾好了情绪。她还要继续做完游戏,精力应该放在开发上。不用在意草率的言论,游戏发售时,真正的玩家给出的反馈才是真实的。
小埋再次删掉应用。她决定,这次之后,无论如何都不再理会那些评论了。
《修理行》还在继续制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发售。目前,在众筹网站上,项目已经筹集到了超过3.7万元。距离众筹结束还有46天,这意味着,数字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这个数字远超过了小埋的预料。由于目标金额只有1万元,众筹进度已经达到373%。在帖子里被讽刺的5888元一档(限1份),已经被人拍下;价格次高的档位,也被几名玩家买下。
众筹评论区里,有很多人鼓励小埋:
“文笔很棒,现实部分很有市井味儿;记忆部分爱情故事,又很有文艺范儿。”
“玩了Demo,感觉很不错,特别是音乐,在开始界面听了很久。”
“很不容易,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