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报道

触乐夜话:杨永信其实和游戏关联不大

哪怕是从一个故事的角度上来说,他曾经把游戏当成可以随意污蔑的对手,现在难道他不应该哪怕是因为轻视而付出代价吗?

编辑祝佳音2016年09月07日 18时12分
触乐夜话,每晚为您盘点与游戏相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图/小罗

杨永信其实和游戏关联不大,虽然他曾经在8年前打着“治疗网瘾”的幌子,在全国媒体上展开了对网络游戏和游戏玩家的污蔑,但那只是宣传。他的目的是增加自己和“网瘾中心”的知名度,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让自己的网瘾中心获得更多学员。

他向网络游戏和游戏玩家宣战,为了一己私利。在8年前,任何人都可以把污名强加到游戏头上,游戏玩家们被视为社会渣滓和对社会无用之人。和大多数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的事物一样,我们被轻易批评和污名化。游戏玩家们被迫迎战,但没有人在乎我们,我们当时如此弱小,虽然奋力解释呼喊,但没人在乎我们的愤怒。

所以我们只能消解污名,就像弱势群体经常或只能做的那样,玩家们制作视频,把杨永信和电击疗法变成段子。那是8年前的事情,8年的时间足以让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被我们淡忘,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当时的学生已经走入社会,成为中坚力量。现在没有人敢轻易否认游戏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也没有多少人相信“网瘾”的存在。老玩家们遗忘了那段时光,而新玩家们把“杨叔”和“电击”视为传说中的笑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网瘾中心”已经泯灭在历史之中。

但它仍然存在,这个网瘾治疗班仍然在山东临沂运转着,就在现在,仍然有数十名孩子在里面接受着精神虐待。就在前几天,一名透露相关信息的学员不得不偷偷逃出临沂,否则他可能会被网戒中心的“家委会”重新抓住。触乐记者在某市和他取得联系,并进行了采访。

我们在2016年8月初获知了这一消息,我们组成了新闻小组,利用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尽量探寻事实。我们的一组同事通过各种渠道,对数位曾在网瘾中心遭受虐待的学员进行了访谈。另一组同事前往山东临沂实地探访。我们还接触了法律业从业者、心理学从业者、儿童保护和社会工作者。所有的访谈及记录都已经在今日放出。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以治疗网瘾为名,实际对学员和其家长进行心理控制,在这整个过程中,无力或无意承担责任的家长和网戒中心一起,对孩子们犯下了这一恶行。那些被送进网戒中心的孩子们的一生都被改变了,有些人对生活丧失了信心,有些人远离了家庭,有些人直到现在还会做噩梦。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荒谬之处,“网戒中心”的根本在于,大量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包括时间精力和知识),看着孩子“走上邪路”(的确有不少孩子在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是“走上邪路”)之后,束手无策,所以选择了最简单,最省力,同时也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一条路。你可以说孩子丧失了独立能力,丧失了快乐,丧失了随便什么——但你怎么确定那些家长想要孩子有这些?他们只想让孩子“听话”。那杨永信就给他们“听话”。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所谓“网戒中心”,的确和游戏关联不大,但作为一名游戏从业者,我现在觉得,如果有谁能够帮助那些孩子的话,那么曾经被他肆意污名化过的游戏玩家和游戏行业难道不应该站出来吗?哪怕是从一个故事的角度上来说,他曾经把游戏当成可以随意污蔑的对手,现在难道他不应该哪怕是因为轻视而付出代价吗?

杨永信应该付出代价。如果说我们——所有热爱游戏的人们——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的话,那么,从贡献社会舆论力量,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到呼吁有关机构关注并处理此事。我们希望能有足够多的人关注此事,在现在,游戏爱好者们已经不再是可以随意污蔑和无视的群体,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可能是我们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编辑 祝佳音

commando@chuapp.com

编辑,怪话研究者,以及首席厨师。2001年进入游戏行业,热衷于报导游戏行业内有趣的人和故事,希望每一篇写出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

查看更多祝佳音的文章
登录注册后写下你的评论,或作为游客评论

作为游客留言

登录注册,更顺畅地进行交流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