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跟游戏有关的日子

跟游戏有关的日子,想必也伴随着鸡毛掸子。

实习编辑高登科2018年09月20日 18时01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据说每次夜话的主题是胡侃有关游戏的“屁事、鬼事、新鲜事”,毫无疑问,我接下来的文字属于“屁事”,毕竟我只长于抒情,而抒情这回事啊,很没分量。

很多人的游戏启蒙来自红白机,我出生的那个时候,红白机和盗版红白机在中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可当我到了“该玩游戏”的年纪,这些东西都快在这片土地上销声匿迹了。幸而我生长在农村——农村往往比城市落后一个甚至几个世代,就像民国的时候,周围的城市和乡村总是唯上海的风尚马首是瞻,却不成想,他们所流行的,早已是上海流行过了的。但那可是游戏啊,我也因此捡了缺。

这是偏安一隅的好处。

游戏启蒙自然是盗版卡带和小霸王,有时候碰见无良商人,还会买到盗版盗版卡带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废卡。但这都无所谓,毕竟有得玩就行。现在回想起来,游戏对于小孩子来说的确是刚需:一放学就飞奔回家,把小霸王拿出来,插上卡带,接通电视,一玩就是昏天黑地、物我两忘。

容我就此抒个情: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天气燥热而无风,空气粘稠如生在人臂膀上的汗珠。天空自然是晴朗的,太阳自然是热情的,而我就在阴凉的小屋子里玩着《魂斗罗》或者《赤色要塞》,有时候玩累了,就扭头看一眼屋子外的夏日,看屋前那颗高耸着的白杨树,看那渐渐偏西的、逐渐变得橙黄的阳光。

直到现在,我看见痴迷于游戏的小人或者大人,那种专注和投入的眼神,仍然立马可以把我拉到那个记忆中的夏日,让我想起那个时候痴迷游戏的我。

“小霸王,其乐无穷”

但游戏这回事,总是要被规训的,尤其对于很大比例的中国家长来说。虽然我父母对我还是比较开明的,但游戏在他们眼里依然是“洪水猛兽”,我父亲唯一一次打我,就是因为我玩了太长时间的《赤色要塞》。那天我还是和村里的玩伴一起玩这游戏的,正巧被回家的父亲撞见,父亲先是把那个玩伴驱逐出家,然后扔掉了小霸王和一整塑料袋的卡带,然后提起鸡毛掸子打了我,临到最后还踹了我一脚。

从此,游戏几乎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了。各类主机自然是没有接触过了,那时候被热捧的各类游戏我也是闻所未闻,无知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我有一段时间不知道有《反恐精英》这个东西。直到高中,远离父母且处在叛逆期,我才逐渐去光顾各家网吧,尝试各类游戏,但都兴趣索然。这也可以理解,那时候红火的是《英雄联盟》《穿越火线》,而我直到现在也对MOBA类的游戏完全提不起兴致;FPS类游戏倒还好,但这类游戏若要玩得精通貌似也是要依赖童子功和天分的,对于我这个连《反恐精英》也没玩过的菜鸟来说,虽然有兴致,但也只配在大佬身边喊“666”了。

真正算得上是回归游戏得到了大学的时候了,这当然首先要感谢波兰蠢驴和G胖。那时候正巧看到朋友在玩《巫师3》,而且恰好碰到一袭黑发的禁欲系御姐叶奈法出场,不情愿地讲,这几乎算得上是如李安导演第一次观看英格玛·伯格曼的《处女泉》一样,“夺走了他的童贞”。于是很快就在Steam上买到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名作。

要说自己最为钟爱的游戏(如您所见,范围仅限于PC游戏),那只能是《黑暗之魂》以及后续系列,但初次遇见它只能称得上是一场误会——我不知道这款游戏应该怎么玩,我也不知道它如何困难和硬核(当然现在不觉得难了,因为死亡成为习惯的话,那曾经有的受挫感反而神奇地消失了),我只是被《黑暗之魂3》精致的预告片所吸引,以及着迷于某支预告片所配的曲子——同为禁欲系的北欧女歌手艾格尼丝·欧贝尔(Agnes Obel)演唱的《Familiar》,或许还要加上Steam上“黑魂”玩家关于游戏的奇奇怪怪的话,什么“手残铁头娃”,什么“不可燃垃圾”等等。

由于毫无经验,软核玩家如我被洛斯里克高墙的杂兵们劝退了(弹反教练古达老师倒是一次就过)。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十数周目了,但回想起来,从传火祭祀场传送到洛斯里克高墙,推开陈旧的木门,那中世纪风格的雄伟建筑向我迎面撞来的时候,我依然会回想起那曾经被“人脓薪王”和喷火龙支配的恐惧——那堪称绝望的心情,深入骨髓。但凭着“钱不能白花”的执着,我在攻略的帮助下,终于还是逐渐通了一周目,看看Steam记录的时间,50个小时,并不算太久。

我一动也没动,他们就倒下了

如果说一周目吸引我的是过图和挑战Boss,那二周目就是在观光游览了。“魂”系列被人谈论最多的一点是其隐晦而简洁的叙事风格。事实上如果处理不当的话,游戏的叙事和玩法之间是会存在天然抵牾的,要不然就是牺牲叙事的完整性,要不然就要在游玩的流畅度上妥协。

比如各种常见的生存恐怖类游戏:你要去寻找生存物资并要躲避怪物,可是这时候你恰好捡到一张纸或者一盒录像带,你正玩得兴起,所以你看还是不看呢?“魂”系列的叙事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种“抵牾”,因为它的简洁和隐晦,还因为它叙事介质的多样性:如果你自己观察洛斯里克城的建筑的话,你会发现,即便是这些建筑,也隐含着未被用言语诉说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更适合你在之后的观光游览中发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如“罐装猫粮君”这样的“魂学家”愿意到游戏中“考古”的原因。陈静老师就曾写过一篇关于这些“游戏考古学家”们的故事

《黑暗之魂3》通关之后,我希望把这款让我振奋的游戏推荐给我的好朋友,但他们无一例外被古达老师劝退了。其中一位努力了好多次但最终放弃的朋友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之前我不愿称你为‘玩家’,直到你通关了《黑魂》。”

我就把这句话当作是对《黑暗之魂3》,以及对制作人宫崎英高的褒奖吧。

1

实习编辑 高登科

小隆德观海小活尸简直是人生赢家

查看更多高登科的文章
登录注册后写下你的评论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按热门按时间

共有3条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