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有瑕疵的美好幻想

幻想也会被现实侵蚀。

编辑祝思齐2023年12月27日 20时00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今年我玩了很多恋爱养成手游。其中有新的,有老的,有火爆且话题性高的,也有上线没多久就凉凉的,甚至有国际服已经关服而国服还在苟延残喘的。为了快速体验到尽可能多的内容,课金自然是免不了,但即便在课了首充甚至月卡之后,也很少有游戏能让我持续游玩超过一个星期。

我一直在认真反省自己为什么无法喜欢上这些游戏,哪怕我感觉得到每款游戏、每个角色都在讨好我的道路上卷得飞起。为什么要反省呢?首先,的确有很多人热爱这些游戏——尤其是某几款特别热门的,它们肯定有过人之处。其次,在大概七八年前,我自己也是比较忠实的恋爱养成游戏消费者,不仅打游戏,还会购入周边和追声优节目。但我已经失去这种热情很久了。

即使是著名的老IP,这几年的新作对我的吸引力也不及以往了,有种物非人非的感觉

从花钱的角度讲,其实我至今仍然是稳定的恋爱养成游戏消费者,每年至少会购入两部日乙(不一定是最新作,因为我需要等繁中版),只不过因为已经不太认识现在的新生代声优,所以显得厨力没有当年那么强。但今年被一款日乙清奇的科幻设定震撼心灵之后,我飞速二手转让了卡带,也暂停了这项越来越显得不划算的消费。

然而,即使我觉得这部游戏设定震撼心灵,在日本仍有很多姑娘是它的拥趸,它还成了近年新作当中的人气之作。这再一次促使我反省:面对拼命讨好我的、客观上做得也还不错的游戏,我心中却毫无波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不是很想讨论游戏的品类和玩法,只从情感的角度讲,我确实已经很久“提不起劲”去喜欢哪个人物了。即使不和别人比,只和几年前的自己比,区别也很明显。

我和一位朋友讨论起这个话题。她不算稳定的恋爱养成游戏玩家,但偶尔会玩一些二次元游戏,还挺热衷于为自推买谷之类的事儿。她和我分享了几年前她“入坑”某部作品又飞速出坑的情况,也许能用来缓解我的心情。

当时游戏里有个可攻略角色,是个医生,人气挺高,但恰恰就是那个角色让她逃跑了——因为她自己就是个苦哈哈的医学生,而且在最艰苦的实习期,完全知道医生生活和上级医师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游戏里构筑的幻想和她所熟知的现实对照,一下子就显得非常“出戏”,让她觉得无法接受。

我不知道她对更写实的医务剧怎么看,估计她也没心力去看……

一定有人会说,幻想就是用来弥补现实的,怎么会因为现实不尽人意就拒绝幻想呢?

但对一部分人来说,如果从现实中获得的负面情绪已经超过了美好幻想能调节的部分,那么就连幻想都无法成立,反而会被现实侵蚀,显得轻飘飘的,当然也无法打动他们。用我朋友的话说,看到一些游戏和肥皂剧里医生很轻松地生活,反而会让她生气。

我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她的感受。换句话说,可能人被现实捶打的程度越深,由幻想兜底的情绪门槛就垒得越高。当游戏里“所有人都喜欢我、服务于我”的世界无法打动我,甚至让我有一种比以前更强烈的花钱买讨好的感觉,大概只能说明我的情绪门槛已经被垒得高到了一个地步,从心底里就无法相信和认同一个所有人都致力于服务自己的世界。如果这样的世界和人物能够说服我,文案和剧本的笔力一定非常高超,或者真的在漫长的故事中让我做到了很多事情。

而且,在尝试过很多故事之后,我差不多意识到自己不是能在美好幻想中找到慰藉的那种人了。有时候,剧情中一些没那么“讨好”的部分反倒能让我共情现实中一些不那么开心的经历。而且这种体验很安全——我不会有任何实际损失,也不会受到什么真实伤害。通过不断重复虚拟的无可奈何的失败,可以合理化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失败,并且最终从负面的情绪中脱敏。

我想,这种心态和心情不是游戏能够改变的事。即使想方设法沉浸于幻想,人最终还是在被现实打造。

0

编辑 祝思齐

zhusiqi@chuapp.com

咖啡因驱动型码字机。

查看更多祝思齐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