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作品本身不宣称自己所表现的是“真实历史”,那么这种虚构又有什么问题呢?
自2016年年底,关于《王者荣耀》“歪曲历史”的讨论不断出现在知乎、微博、贴吧等等社交平台,主流媒体也逐渐开始跟进,例如南都周刊的微信公众号在2月19日推送了一篇题为“也许《王者荣耀》正一步步毁掉小学生们的历史观”——虽然文章里列举了正反两方的观点,但题目足够引人注目。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王者荣耀》中出现了李白、张飞、荆轲、项羽等历史人物,并且还进行了艺术加工。上一波关于“歪曲历史”的指责,是批判穿越剧和宫斗剧。2012年5月,《人民日报》以《歪曲历史 “煽色腥”到极致》为题斥责了《宫锁心玉》《后宫甄嬛传》等当时流行的电视剧。再往前一点,网络文学、漫画、动画以及历史小说也都曾戴过“歪曲历史”的帽子——准确来说,每当一部与历史有关的文艺作品处于流行之中时,“歪曲历史”的指责就会迅速跟上。
在2016年底,腾讯官方公布的《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是5000万——即便不看数字,大部分玩家也都能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玩这款游戏,其中甚至包括了很多过去的非玩家人群。一个受众数量庞大的娱乐产品,其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与传统形象存在出入,在这个意义上,《王者荣耀》也被纳入“歪曲历史”的范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以往关于“歪曲历史”的指责集中于两方面:首要的是“历史观”,例如2012年前后批判宫斗剧的主要观点是“宣扬丛林法则,变坏才能生存”,《亮剑》也曾被批判过“宣扬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另一个批判点是“历史事实”,例如《歪曲历史 “煽色腥”到极致》这篇文章,对于《后宫甄嬛传》的批评是“大兴文字狱的严酷皇帝雍正,居然整天在后宫流连,还被戴了绿帽子”。
《王者荣耀》没有特别完整的世界观和故事,因此对其批评主要集中于“历史事实”,准确来说是历史人物的形象。批评的观点有很多,例如“荆轲居然是女人”、“周瑜和张飞变成了反派”等等。但其实所有这些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不像”。
所谓“不像”,就是与批评者所能接受的、固有的历史人物形象存在较大差别,与那个“应该是”的形象有区别。比如荆轲“应该是”男性,周瑜“应该是”富有才智的翩翩公子,张飞“应该是”形象正面的粗豪大汉。“应该是”大多时候又等同于批评者所认同的“历史事实”。
这里面又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某一代人,或者某一个群体所认同的“历史事实”,究竟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对历史研究稍稍有了解,就会明白,相对于史书《三国志》而言,小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添加了多少虚构材料、人物形象有多少差距的作品。《三国志》的诸葛亮是政治家、外交家,军事才能并不突出,而《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已经是一个多智近妖、近乎无所不能的神人了。从明末到现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的形象是《三国演义》的那一个,这个“歪曲历史”的结果有点严重。
如果谈到游戏方面,做三国游戏最出色的厂商都是日本的,《三国志》系列基本遵照史书《三国志》的材料来设计人物和事件,而《真三国无双》系列就全然是把《三国演义》又大大戏说了一边。但《真三国无双》系列恰恰又在80后、90后一代对于三国历史的认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举例而言,现在很多人知道“孙尚香”这个名字,默认这是刘备夫人的名讳,但问题是,史书《三国志》中没这个名字,《三国演义》中也没这个名字,这两本书里出现的所有女性都是“X氏”。“孙尚香”这个名字来自于清代才成形的折子戏《甘露寺》,《真三国无双》系列将其发扬光大,塑造成非常能打的武将——即便是《三国演义》,也只是提一提孙夫人闺房之中有兵器而已。
现代人认同的历史事实和历史形象,已经是经过层层加工的结果了,那么最初被用于加工的史书,是否能算是真正的“历史”?很遗憾,这一点也存疑。比如说,要喷《王者荣耀》把荆轲做成的女性形象,把项羽做成了蛊惑仔,一般要拿《史记》来“正本清源”。《史记》这本书,鲁迅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实际上是把这本书当成文学作品来看的。秦末乱世史料多有遗失,司马迁作为汉代史官,很多细节也是道听途说,比如《刺客列传》里讲荆轲与太子丹交往的诸多细节,如同司马迁在场一般,显然是虚构。并且《史记》成书的年代,压根没有“引用体例”这种说法,目前能根据一些秦代以前的材料对一部分细节进行考证,更多的部分谁也说不清是真是假。
因此,概括来说,当我们说“历史事实”的时候,里面的层级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历史记录-史书-文艺作品。对于“真实发生的历史”,除了实物证据,其他记述都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真实,甚至连当事人自己事后的回忆,都会存在偏差。历史记录和史书都会根据著述者的立场来对事件进行剪裁和增添,例如《三国志》站在曹魏正统的立场上尊曹贬刘。而到了文艺作品这一层,更是会根据各种需要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当代社会,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认知,都是来自文艺作品——这一点没有必要羞愧,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早已堆积了数不胜数的一手材料、二手材料,连专业的历史学者面对这些都要挠头,几乎关于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研究在学界都能找到若干种截然不同乃至彼此对立的观点,普通人通过百家讲坛和电视剧来了解历史也是无可厚非。如果要指责某款文艺作品“歪曲历史”,那么这个所谓的“历史”本身,究竟是怎么来的?真的牢靠么?
只要作品本身不宣称自己所表现的是“真实历史”,那么这种虚构又有什么问题呢?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文艺产品的生产方会选择让历史人物呈现出某个样貌?如果单从市场因素考虑,《王者荣耀》的英雄一方面在利用历史人物的知名度来降低用户门槛,另一方面通过“娘化”“萌化”“魔化”等方式为人物添加流行文化元素——换言之,这种“歪曲历史”很有可能是有意为之,制造反差来吸引用户。但这种事情,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电影、游戏、漫画已经做过无数遍了。
因此,《王者荣耀》被指责“歪曲历史”,这真的不是什么新事。同样的事情,《三国演义》也经历过,《真三国无双》系列也经历过,任何一部改编自历史事件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都会经历——只要作品传达的历史形象与某个群体认知中的“历史”存在差别,一定会有“歪曲历史”的指责存在。
只不过,现在轮到了游戏而已。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或游客评论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作为游客留言
请登录或注册,更顺畅地进行交流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