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总是比表象来得深远。
美国时间7月3日早上10点(北京时间今晚10点),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将在联邦法院开庭审判。
6月9日在美国发生的这一起绑架事件牵动着很多国人的心。在当天章莹颖由于着急租房协议的签订,在错过一辆未停靠的公交车后,下午两点,章莹颖坐上了嫌疑车辆的副驾驶,一辆黑色土星阿斯特拉(Saturn Astra),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章莹颖。
在6月30日,虽然仍然没有找到章莹颖,但执法人员已经基本确认无生还可能,按照FBI的办案逻辑,这一声明基本就已经判定这位只有27岁的华人女性章莹颖已经离世。
出生福建南平市建阳区的章莹颖在今年4月,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交流学习,这位北京大学的硕士生在最好的年华中逝去了,而造就这一悲剧的对大嫌疑人,是同校的物理学在读博士生——布伦特·克里斯滕森(Brendt Christensen)。
国内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也有网友对克里斯滕森本人进行的人肉,报道的内容中频繁的出现“热爱格斗游戏”,这一指向性的文字耐人寻味,涉及了一个“因为所以”的影射。
我们来深入的看一看这位克里斯滕森,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一位深度玩家,一位Reddit上的网友人肉到了克里斯滕森的Steam游戏账号,账号真名是Brendt,地址是 Illinois(伊利诺斯州),可信度很高。
里面成列着最近玩的三款游戏,《暗黑地牢》(Darkest Dungeon)、《寒蝉鸣泣之时:鬼影》(Higurashi When They Cry Steam Edition - Ch.1 Onikakushi)、《节奏地牢》(Crypt of the NecroDancer)。
其中《暗黑地牢》游戏时间长达238小时,更为细思极恐的是,在过去两周内(案发后)仍然在Steam上线线长达78.8小时。
这些仿佛都带着一个游戏威胁论的指向性,确实,如果只提供上述信息,他的舆论引导不言而喻,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面,既不能被忽视,也不可过度解读。
如果客观的分析克里斯滕森,对于精神的探讨要比单纯的让游戏“背锅”来得真实实际。这位在读的凝聚态和介观物理学物理博士,从他的Facebook和浏览记录上看,他极有可能是一位对亚裔女性有特殊癖好的人,并且在Facebook的“读过的书籍”一栏中是布莱特·伊斯顿·艾利斯(Bret Easton Ellis)的《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
这部美国文坛十年来争议最多的小说,透过一个双重性格的连环杀手的视角展现一个疯狂杀人的故事,以杀手的思维和想法去窥探杀人的动机,里面对暴力的描述已经到达图解式的直白,文笔上也极具黑暗隐喻。《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克里斯托弗莱曼霍普特曾对小说做过一番描绘,这准确地揭示了该书的思想精髓:“帕特里克(主人公)生活在一个空虚、平面的内心世界,在他看来,服装的价值胜于皮肤,物质的魅力超乎骨骼,灵魂则只适合用刀斧和钻头去探寻。”
而且,据FBI透露,在嫌犯的房间里,FBI探员找到了克里斯滕森的手机,他曾在手机里多次搜索了关键词abduction(诱拐)以及kidnapping(绑架);并且查实他在4月19日,访问了Fetlife网站论坛中一个名为“绑架101”的网页,其中包含“完美绑架幻想”和“规划绑架”等带有捆绑、虐恋、恋物以及另类性癖爱的内容。
据这些讯息,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有预谋、病态的有精神疾病的嫌疑人形象,而游戏是否对其精神层面有推波助澜作用,也不可以一面否认,否则就过于矫枉过正;然而这属于一个社会性的课题,不是简单的游戏妖魔化就可以全部涵盖,如果抓着这点大肆鼓吹宣传,在我看来,是对事实和当事人的亵渎。
让我们再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个事件,警方在6月中旬就已经确认了涉案车辆和嫌疑人,直到月末才实施了抓捕,并在未找到被害人章莹颖的情况下就断言“死亡”。一个线条清晰的绑架案,FBI花费了整整三周时间,降低了被害者存活几率,这般效率和“守株待兔”的方式着实让人质疑。
最让人痛心的,是赶来美国苦等了20余天的家属,从“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女儿平安回来”,到得知噩耗后的“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她,带她回家。”,那是一股渗入骨髓的痛楚。
再过数小时,案情就会真相大白,嫌疑犯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在伊利诺伊州没有死刑,但是FBI就涉案车辆为跨州买卖车辆为由将其上诉至联邦法院,也就是说,如果情节属实,将会判处死刑,检方在努力寻求对罪犯施以最严酷的刑法。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校长琼斯(Robert J. Jones)在7月1日曾在发布的一份公开信中如此说到:“无法解释为何会发生如此可怕的事情,未来的几天,我们将迎来正义和公平。”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或游客评论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作为游客留言
请登录或注册,更顺畅地进行交流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共有9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