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有的时候很美好,有的时候不那么美好,还有的时候是为了证明“其实不用回忆什么”。
国庆假期一过,北京的气温就像胡正达老师关注的股价一样连续下跌,京郊一部分地区甚至下起了雪。不知是不是人总有一种“怀念过去并感慨今不如昔”的情绪,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到身边的朋友念叨“明明去年这时候还没这么冷啊……”(当然,她们可能每一年都会这么说),然后陷入“10月穿羊毛大衣会不会有点夸张”“争做第一个穿秋裤的人”和“这么冷能不能提前供暖”的怪圈。
平心而论,北方的朋友体感温度最糟糕的可能就是这段气温狂降而暖气又没有供应的时间了。对于这一点,尽管触乐的人员构成是以年轻男子为主,然而某一日,当祝佳音老师因为误穿了短袖而发出“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感慨时,所有出身东北或曾在东北生活过的老师都无比怀念大东北全国第一早来晚走的暖气,而不在这两个范围内的老师(尤其是占比例相当之高的长江以南人士)只能与大家分享以往靠物理、正气乃至原力取暖的经验,倒也其乐融融。
就我自己而言,出于体质问题,从“感到有点儿冷”到“手脚冰凉打哆嗦”的过程极快,而恢复又很慢,暖手宝、热水袋、加热贴一类东西也是治标不治本,只有皮肤表面一层热,内部仍然冷的感觉并不好受,而且总给我一种炖肘子之前先用油煎一下表皮以使风味更佳的错觉……
扯得有点儿远了,其实只是想对各位读者朋友(假如您在东北、华北地区,大概已经感受到了寒冷的威力;假如您在江南、华南地区,那么一两个月后也要忍受没有暖气的冬天)以及游戏行业的朋友———版号还杳杳无音讯,批判文章倒是又多了不少——说上一句:大风降温,注意保暖。
上个月初,各社交平台上就出现了一条“13岁男孩玩‘吃鸡’坠楼身亡,家长要告到游戏公司破产”的新闻。玩家们的反馈姑且不论,我倒是在看到这条新闻之后,立刻就想到,肯定会有一些苦口婆心的记者朋友去找到家长,让对方声嘶力竭地控诉一番,最后写成一篇“游戏毒害孩子”的文章发表出来。二者的关联差不多到了条件反射的地步,就像以前某个故事里写的那样:住在你楼上的人把一只靴子掉在地板上,你就会一直惦记着另一只什么时候掉下来。
我承认这么想不太善良,但人总也要承认自己有时不善良。幸好,昨天第二只靴子还是掉了下来:《中国青年报》第4版刊发文章《13岁网游少年之死》,内容与上一段中我未看文章就先总结出的东西差不了多少,不免令人怀疑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网瘾少年”文章,是不是也有什么破题、承题、起讲之类的套路。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很容易学,无怪乎《中青报》此文“作者”一栏里除了记者之外,还有两位实习生的名字——拿这种不会出错又能一定程度保证KPI的选题给实习生练手,从培养新人的角度甚至说得上是可圈可点——当然,“事后声明”一下,我也并非针对此文作者和《中青报》,或许这一个月内已经有别的媒体发过类似的稿子,但在国庆假期之前我没有看到,也没有主动去找来看,因为我还不想给自己的假期添堵。
关于文章的内容,我也不想过多分析了。在《中青报》文章的评论里,有不少朋友的观点都很精确,还有很多朋友妙语如珠,这些都值得一看。然而以我不那么善良的观点来看,既然此类文章本来就是老生常谈,人们对它也已经不厌其烦到了懒得正经反驳只想抖机灵的地步,那么这件事儿本身就有了点儿黑色幽默的味道。
“电子海洛因”兴起于2000年,“戒网瘾”始于2004年,“杨叫兽”2006年拿起电击器,“战网魔”2008年在央视播出——这些东西,早的将近20年前,晚的也是10年前的事儿,而直到今天为止,好像热爱这个题材的记者、编辑们也没有再发明出什么新的词汇。假如再次用不太善良的眼光看,甩锅也就算了,居然连甩锅的姿势都不创新一下,这就有点儿欺人太甚——当然,以正常的逻辑思考,许多朋友肯定都能说出一些“这是在污名化游戏”“不能把其他方面的问题一股脑推给游戏”“未成年人教育要全方位提升改进”之类的正确观点,然而另一个事实是,在游戏这个领域里,“正确观点”似乎总是很难成为主流,甩锅与被甩锅才是常态。
近几天,知乎上的一个“老”问题又被拉回了微博上:“如果把日本动画搬上少儿频道会怎样?”题主设想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小朋友们可能会学着片中的剧情做出一些“长大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异常羞耻”的行动,或者看了某一题材的动画之后对某项技能感兴趣,从小开始学习云云。以事实而言,这种想象不能算错。但截图发微博的网友显然重点不在于此,而是“真的老了……”。
“老了”的感慨大约也分成几类。其一当然是“时间的流逝”,许多朋友在回忆“童年在电视上看过哪些动画”的过程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温暖的感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中央电视台能够看到以《机器猫》(《哆啦A梦》这个奇怪的名字是后来的事儿)为代表的一系列子供向优秀作品,各地方有线电视台也先后引进过《圣斗士星矢》《樱桃小丸子》《宇宙骑士》《北斗神拳》《魔神英雄传》《中华小当家》《超时空要塞》(当时叫《太空堡垒》,还是几部不同的动画拼在一起的)以及《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等一大批动画片(数量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此外,还有“奥特曼”一类的特摄剧。
值得一提的是,肯定有不少“80后”和我一样,特摄启蒙不是奥特曼,而是1988年电视台上放的《恐龙特急克塞号》(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当然它和奥特曼都是圆谷公司拍的,也算是一家人。
当然,既然是在电视台上播放,配音必然都是普通话。辽艺、上译等配音单位的一批配音演员担起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如果是粤港一带的朋友,相信对白话配音也是记忆犹新。有些动画因为配音十分优秀,加上童年回忆的加成,多年以后听到外语原版配音时反倒觉得不习惯,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这样的回忆总是美好的。可能许多“80后”朋友当年看到这么多动画片时,也不觉得有多么稀罕,仿佛电视上就该有这么多动画片一样。如果要我谈童年关于动画片的回忆,由于家里人在这方面不太限制,所以与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也没有,唯一值得一提的大概是老家的电视台第一次播《圣斗士星矢》时,全市中小学生都如醉如痴,我也不能例外,后来某日电视台发布公告,说为了中小学生期末考试,《圣斗士星矢》暂停一周(还是几天来着,记不太清了)。我当时非常生气,带着极度的愤怒和委屈写了一封“圣斗士不影响考试”的信投书给电视台,理所当然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而另一方面关于“老了”的想法可能就没那么美好。知乎“寂灭血觋”的高赞答案正是如此。“10年前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却已经有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存在了。”2006年,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全国各级电视台在每天17时至20时的时间段内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且不得播出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80后”“90后”们的动画回忆,就此从电视上彻底消失。
“寂灭血觋”在他的答案里说,“我们眼中的常识,在某些暴露年龄的问题下已经变成冷知识了”。这个问题说来也有点意思,因为有些“暴露年龄”的常识虽然跌进了故纸堆,但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比如一个“00后”完全不知道3.5英寸软盘,但假如孩子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喜羊羊”“熊出没”,并且提出“电视上放日本动画片会怎样”的问题,那就会让人觉得“有点儿什么”——虽然今天我们追的日本动漫有多少适合在电视上给小朋友们播出也是个问题,但显然,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完全没有”而带来的。
这个“有点儿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又没有人真正能说出个所以然,正如一个经历过DOS时代的老玩家对热衷“吃鸡”的新玩家吐槽“×××游戏你都没玩过?”,而游戏本身可能没有复刻,对方又压根不知道DOS系统一样。
这样的情况,未来或许还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到了最后,大概也就只有一句“老了”吧……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共有1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