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圈中人

人是跑不过毒圈的。

实习编辑李应初2019年07月03日 19时19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互联网上的战争就像小罗老师的草稿一样狂野

刚刚过去的7月1日是我曾经认真推过的小偶像的生日。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悠唐搬着大闪和饮料,和勤勤恳恳的饭头一起为几天后的生日和毕业公演应援做准备。应援会的所有人都说着“最后一次了,所以……”,省略号后面的内容要不就是“去总选看最后一次”,要不就是“下次店员多握几张券”,更多的是“把生日公演搞好”。

她已经离开公众视野整整一年了。这个福建女孩选择离开舞台,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

悠唐购物中心,BEJ48剧场的所在地

在那个时候,“饭圈”这个词的贬义成分还没有那么重,我们拿应援会的微博发着活动返图和集资链接,用自己的号转赞评、发超话——必须承认,那是一个相对舒适的圈子,而这也和偶像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离开粉丝行列以后,我陆陆续续看到了很多争端和谩骂。台上关系不错的队友,两家应援会的关系却极度糟糕;曾经交口称赞的艺术家,出了事就变成阴阳怪气的“艺术家”。粉丝们激情转发、高声责骂,一边是“我不允许有人没看到……”,一边是“请……原地去世”,非黑即白,爱憎分明——虽然这个标准每一天都在变化。

我圈中的朋友们一年前常常给我“安利”不同的女孩子,他们的常用句式是“看看某某某吧!”;最近他们纷纷“出坑”,微信聊天框里都是“真没意思”。

“养成系偶像”正在迅速衰落。从饺子榜(监控总选实时集资数目的微博号)的数据就能看到,今年的数字和去年同期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我十分乐于看到这种衰落,因为如今那个舞台能提供的梦想远远抵不上她们在尔虞我诈(从成员到粉丝)的团体里虚耗的光阴,更何况还有超长的合同。

那个舞台上也许曾有过光

不过,除了行将就木的“十八线女团”之外,世界上还在不停地生产各种各样的偶像,他们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形成更多的饭圈,而这种圈子往往更具有攻击性。

前段时间那个“偶像配不上粉丝”的例子很生动地体现了流量小生作为“偶像”的怪诞之处——在应援者选择为他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他们并不了解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偶像从一个需要通过各个角度了解的“榜样”和值得欣赏的人,变成了一副皮囊,一个发自拍的微博账号——并不是每个偶像都是如此,但趋势的确是这样。偶像正在变得扁平化,而饭圈也在变得扁平化(非黑即白),这种变化对以社交媒体为首的互联网环境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我们讲“×××的饭圈化”,说的就是这种令人难过的变化。它从偶像、明星开始,转移到了电子竞技,又入侵了游戏行业,仿佛一个不断逼近的毒圈从我身上呼啸而过,而我在剧烈的咳嗽中意识到,我依然是那个圈中人。

在《和平精英》中,“毒圈内”变成了“信号区外”——大家都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前两天触乐微博转发了米哈游关于《原神》的声明,由于没有将“借鉴”打上双引号,疑似被标记为“恰饭媒体”(虽然在NGA那个整合帖里我司没有姓名)。

最近《魔兽世界》8.2版本招来一片骂声,主要是快餐玩家认为游戏不够快餐,以及硬核玩家认为游戏不够硬核。

针对国产游戏,声音则分为两个极端,“一片叫好”“必须支持”,或是“国产就是不行”“我不如去玩×××”。

在这个语境下,一个游戏公司、一群游戏公司或是一种“政治正确”都能够成为那种用来散发恶意的“工具偶像”——这真是令人难过的现实。

0

实习编辑 李应初

大人不及格。

查看更多李应初的文章
登录注册后写下你的评论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按热门按时间

共有3条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