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开发者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才是优秀作品真正的活水。

编辑陈静2022年06月01日 18时13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小罗老师也要坚持在绘画第一线

我玩《莎木3》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我很喜欢它,但也只通关了一次。对于我来说,它有着上个世纪——距离我们至少20多年前——独有的一些闪光点,但玩起来也的确十分累人。不过总的来说,它带给我的体验相当不错,制作人铃木裕更是值得敬佩。毕竟从发展历程来说,“莎木”系列算不上一帆风顺,能坚持做,还真的做出了东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3年前,铃木裕60岁。他在采访中说,如果《莎木3》卖得不错,他还会继续做《莎木4》。可见,《莎木3》不是他的终点。不过那时候,即使他这么说了,许多玩家还是半真半假地听。《莎木3》卖得如何姑且不论,以铃木裕和他的公司YS NET的开发周期来看,下一部怎么做、做什么,都还是个未知数。再后来,《莎木》被改编成了动画,反响平平,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落后于时代”的事实。

不过今天,我又看到了YS NET开发的新作《Air Twister》。从预告片上看,这是一款3D射击游戏,拥有12个关卡、10种Boss、20多种精英敌人。更重要的是,它将在6月24日上架Apple Arcade。

坦白地说,预告片给我的第一感觉还是“糙”,就像时隔近20年之后再看到芭月凉的脸一样。音乐不错,相当流畅动听,但一时之间真的找不到其他可夸的地方了。我去几个社交平台上观察了玩家的反应,有人说它像“太空哈利”精神续作,有人说它像“铁甲飞龙”精神续作,还有些更难听(或者说更直白)的话……它们的共同点也不让人意外——游戏看起来确实显得“落伍”。

从预告片中看,《Air Twister》的画质确实不算好

单从画面上看,不说和主机游戏比,这些年来手机游戏的画质、机能提升在《Air Twister》上似乎没得到任何体现,不知是开发团队对手机游戏的理解如此,还是他们在苹果系平台的技术如此——要知道,很大一部分Apple Arcade游戏是要完全支持iOS、PadOS、MacOS系统的,苹果对游戏在自家各个平台上的兼容也有硬性要求。如果卖相不佳,手机屏幕上也许还能凑合,到了iPad上就难免拉胯,再到MacBook、iMac的Retina显示屏上,恐怕就只能用原形毕露来形容了。

尽管利用率不算高,但Apple Arcade在iMac、MacBook上也可以使用,当然对游戏兼容性有一定要求

不过说归说,等到游戏上线,我应该还是会去体验一下的。一方面,Apple Arcade订都订了,多玩一个游戏也没什么损失;另一方面,虽然理性告诉我,这个游戏带来惊喜的可能性不大,但感情上还是想支持支持这些游戏行业老前辈。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许不一定总能站在潮流的风口浪尖,却没有放弃尝试,这样的努力总能打动我。

类似的例子还有去年12月,著名制作人彼得·莫利纽(Peter Molyneux,即大家熟悉的“魔力牛”)宣布他即将开发NFT游戏的消息。实际上,NFT、“元宇宙”游戏从炒概念阶段就一直争议不断,玩家群体更是对它们不甚感冒,即使打着“魔力牛”的名头,肯去尝试这种NFT游戏,还愿意在里面花钱的玩家必然是凤毛麟角。但换个角度看,一部分没有一直活跃在热门话题里的老前辈,想要换个赛道做些游戏,思考些新的事物,以及赚一些钱,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以己度人一下,我觉得他们内心想的也许不是“创作出什么”,而是“创作”这件事本身。保持创作很可能令他们遭遇新的失败,更有可能一蹶不振,但与此同时,创作也能带来新的可能。

“魔力牛”的NFT游戏《遗产》(Legacy),里面也有“用虚拟币卖地”的操作

正因如此,对于这些老前辈们开发出的新游戏,出于实际质量考虑,我未必都会喜欢,有些甚至还会打差评。但就事论事,我也十分羡慕,并且愿意学习他们身上这种“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劲头——站在玩家角度,开发者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才是优秀作品真正的活水;站在写作者角度,我也不想被一些额外因素限制,因为创作本就不该有什么限制。

说白了就是,假如有人因为不喜欢我写的东西而批评我,我可以悉心接受(改不改正另说)。但假如有人对我说,××岁之后不能创作,没有许可不能创作,那我也要大声反击:“关你什么事?”

0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