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二次元的《国语》”——《破壁书》

这本实体版的“萌娘百科”,解决的是宅圈语言和学术语言的对接问题。

编辑胡又天2018年07月17日 19时08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今年5月,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教授主编的《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由三联书店出版了。我在第一时间从傅善超老师那边收到了书,也传阅了一遍,只是一直没想好可以怎样来报导它或是写个书评,加以头条任务逼人,又还有许多游戏要打,就搁置了下来。今天又轮到我写夜话,一时间也没想到其他题目,就趁此机会来谈一谈这本“实体版的萌娘百科”吧。

精装505页,定价88元

“实体版的萌娘百科”是圈内人才会想到的称呼,因为圈外人(或者海外的朋友)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萌娘百科。

──我上面这一段,如果你觉得是冗赘的废话,那你应该是我们圈内人;如果你一头雾水,不知道我到底要说明什么,那你大概是圈外人。而我要呈现的,就是一个圈子在“科普”时常见的问题:你觉得用B来说明A最为简便,但人家对B也一无所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真要说明,那就只有从头讲起,先确认对方懂多少,再在那个基础上逐步“传教”;如果对方真什么都不懂,搞不好还要把现当代的网络科技发展史和文化史讲个半部,这样太累了。

比较常见的办法,是丢给你一个作品、一些链接,叫你自己去看、去查、去“入坑”,入坑以后,一个牵一个,你自己又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渐渐搞懂这些圈内的流行语和典故,也能接受圈内人说明事情的方式了。这对我来说是没问题的,我在好几个地方读过书,跨过很多不同的圈子,而且本行就是文学历史,知道要怎么调整电波去适应新的词库,短时间就练成老司机,来跟大家一起玩梗,然后还可以把古典的、其他圈子的词汇混进来给你多添一味。

萌娘百科:梗梗相连到天边(本句典出歌词“峰峰相连到天边”)

但并不是谁都像我一样有兴趣、有时间、而且有义务来爬梳这些的。而且,如果你所面对的,是前网络世代的长辈,或是有着一套截然不同思维与审美观的另一个圈子──例如,学术界,那就比较麻烦了。最大的麻烦,并不在讲解历史和词汇,而是在,当你自知这圈子里有哪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异常癖性(与性癖)时,你要怎么讲,才能让人家用你所希望的、比较好的态度来看待,而不是把整个圈子连同你都看成不可理喻的变态?

这就是《破壁书》所做的事:端正地以学术的思维方法、浅近的普通白话,来解释、贯通“二次元”或各种亚文化圈的词汇,使之相容。你可以相信这书是可靠的,因为编辑团队就是我们这一辈圈内人而为学者的“网络土著”或曰“数位原住民”。

此外,对学术圈内的同仁来说,要怎么样把满天胡话的网络语言,纳入讲究正规和体面的学术表达方式,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写过论文、读过论著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论文里面看到流行语或俗话,就好像在古文里出现一些现代名词、西洋名词,即便合理,仍会产生很大的违和感,因为根本有别。一般论文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加引号、加注来处理,但如果通篇频繁如此,就会很难看,而且会让人觉得你是故意在跟它区隔。那要怎样才能“不隔”,兼顾体面,乃至刷新大家对学术行文的接受标准?这就是《破壁书》编辑团队所做的事。如邵燕君老师在《序:一本活在当下的破壁之书》中所写的:

其实,学会“土著”的话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话带进学术话语。一篇不带网络话语的网络研究论文,不但面目可憎,而且根本是隔靴搔痒。那些网络原生的术语、行话,不仅仅是生动,而且一个一个都是生了根的。只有建立起一套网络文学批评话语,才能真正建构一套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通常你提出“如何和长辈解释×××”这种问题的时候,你有很大机率会得到“抖机灵”的答案,就像许多跟老外乱教汉字、乱讲中国文化的烂俗段子,圈内人看到会乐一下,但如果你是不懂的一方,你应该不会想被这么玩;而如果你诚心求教,却看到一堆答案都是在耍你,或者七嘴八舌地秀起圈内黑话便把你置之不顾,那么你便很难不对这个圈子生出恶感。那么,有没有谁或者哪部百科,是能不带调侃意味地跟大家科普的呢?

要有当然是可以有的,但那样太无聊了,所以给“萌娘百科”编词条的朋友也多半都要皮一下才开心,然而读者是否都能分辨玩笑和正确的知识点呢?又或者,当我们想要不带玩笑意味地和旁人解释一些中国大陆地区“二次元”和网络次文化词汇的时候,我们多少会期望一些比萌娘百科更简洁而端庄一点的解释,而这也就是《破壁书》所做的事。

谨举一例,比较一下萌娘百科和《破壁书》对“毒奶/奶”一词的解释:

萌娘百科的“毒奶”词条,发挥了超文本的长处,使用涂黑和删除线来暗示各种不精确、“不可说”和“不正经”的由来和能指。如果你熟悉此类满天胡话、交互掩映的表达方式,可以很快进入状况,但若想翻译成条理明晰的一般书面语,就比较辛苦了

《破壁书》将“三聚氰铵”这个并非源头,但被加入了“集注”的物事,坦然纳入了正文,用作一种比喻,给予了一个辅助解释的地位,这便是圈内圈外、开不开玩笑都能理解与接受的

除了词条编撰的指导思想和行文风格,实体的《破壁书》在篇章结构上,也当然有别于可以随时增订的网络百科。大家都很清楚,实体书,不适合也不可能做成百科全书,那么,一本实体书,当然要用“精简版”的思维来编,起到一种“懒人包”的效用才好。

北大中文系的师友,自然是精于此道,然而《破壁书》也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了体例格式,而是先有在前几年《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编撰过程中横衍蔓生的“词条举要”,再如邵燕君老师所说:“随着一个一个部落空间被勘察整理出来,一幅网络文化的整体地图卓然成形”,才逐渐剔理成现在这样的。所以,如果您有兴趣于“如何建构一个知识体系”这种问题,《破壁书》也会是一部很精彩的范例。

《破壁书》目录。全书共有6单元,分别为:1.二次元、宅文化;2.同人、粉丝文化;3.女性向、耽美;4.网络文学;5.电子游戏;6.社会流行词

本书的编撰者中,也有曾在我们触乐工作过的王恺文老师,可惜我进来的时候他已离职了,不然这里应该还可以就近问问他编辑过程中的趣事。总之,这本《破壁书》不见得是身为“老司机”的你最爱看的,但它是最适合拿来和其他地区、其他圈子的朋友交流、科普的,谨此推荐。

0

编辑 胡又天

youtien@chuapp.com

營養營養快跟上,前頭就是幻想鄉

查看更多胡又天的文章
登录注册后写下你的评论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按热门按时间

共有4条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