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玩过FC上的《冒险岛》。你可能还有印象,《冒险岛》的标题里有个人名,而这个人名就是“高桥名人”。但是,高桥名人到底是谁?
可能有不少读者听说过高桥名人“一秒16连打”的神迹。可是,你知道高桥名人的职业吗?他为何被称为“名人”?作为游戏玩家,他是如何成为FC全盛期,乃至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游戏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的? 原文由itmedia整理,是高桥名人本人的演讲稿。触乐网进行了编译。
1959年,我在札幌市出生。倒也上了大学,因为无聊,3个月就退学了。之后,我在超市的生鲜部门干了大概4年。 升职生鲜部门主任后,为了整理进出货时的票据,我偶然间进入一家夏普专卖店,以27万8000日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MZ-80B。当时,夏普的电脑可是抢手货。除主机之外,磁盘驱动器29万8000日元,增配内存4万元,加上显示器的10万元,总计70万日元。我贷款买下了全套。顺便一说,当时我开的二手车值45万日元。 虽然买下了比车还贵的电脑,但我并不清楚应该如何使用(笑)。现在使用信用卡分期贷款的话,可以设置自动还款。当时没有这种功能,我还要收到每月寄来的账单。每次看到账单上的数字,想起还要三十几个月才能还清,这样的念头就浮现出来:“非得拼命用这台电脑才能回本。” 确实拼命了。我记下了30个左右BASIC指令,然后成为了文化中心的讲师。因为学生都是新手,我的三脚猫技术也差不多够用了。教了5到10个左右的命令之后,我开始一边学一边教。上课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老师,这里应该怎么弄?”“这个命令要怎么用?”如果搞不清楚,我会马上回答:“这是个好问题!要是我现在回答就太没意思了,先卖个关子,把这个问题留作家庭作业吧!”然后我开始拼命查资料。虽然是教学生,其实最后变成了自己在学。听起来有点欺诈的意思……后来我通过了Hudson的面试,那是1982年8月的事。 任天堂FC的发售日是1983年7月15日。当时,Hudson在札幌的“CQ Hudson”出售各种民用无线电设备。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店里的收入八成来自电脑游戏的贩卖。后来我们还在MZ-80上制作了名为“Hu-BASIC”的操作系统。
直到1983年5月,Hudson始终保持着每月20个左右新软件的发售速度。去秋叶原附近的电脑商店逛一逛,就能发现那里面几乎堆满了Hudson的软件。 1983年4月,东京迪士尼乐园开业。我和同事们一起去好好玩了一番。后来我们出了一款名叫“迪四尼乐园”(译注:デゼニランド,同“迪士尼乐园”的日文名只有一字之差)的游戏。在这之前,我们的软件平均销量是1万份,而《迪四尼乐园》达到了5万的销量。Hudson开窍了,“比起量还是注重质比较好”。 在FC发售3个月之后,任天堂通过夏普的介绍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制作一套FC版的BASIC程序。当时,我们刚为夏普的X1电脑制作了操作系统,而任天堂又找到了夏普,因此夏普就把任务交给了我们。 在那之后9个月左右,Hudson的副社长买了一台FC。他问我,“高桥,你觉得这个怎么样?”当时,《大力水手》和《马里奥兄弟》能卖到30万套左右。对我们来说,这是个惊人的数据。 一般电脑的售价是20万日元。相对来说便宜一些的型号,例如PC-6001也要卖到8万左右。相比之下,FC的售价仅仅只有1万4800日元,并提供了比电脑更好的图像效果。再考虑到30倍的软件销量差,作为经营者,这可以说是必须跟紧的形势。 Hudson全面转向了FC。
1983年12月,Softhouse的社长举办了忘年会,我同部长社长一起参加。Hudson要同任天堂合作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忘年会上,一个电脑业界的社长这样对我们说:“为什么要和任天堂一起玩小孩把戏?” 然而,同一个社长,就在《淘金者》(Lode Runner)发售的下个月也决定同任天堂合作。FC的销量就是这么可怕。 1984年7月,我们发行了两款游戏。当时任天堂要求卡带要在他们的工厂里生产。在卡带发售之前,我们必须要贷款垫付卡带的生产成本。Hudson的社长以个人名义向拓銀(北海道拓殖銀行)贷了30万份卡带的费用。要是卖不到这么多,我们估计就要关门了。 《淘金者》的销量突破百万。Hudson至今为止发售了36个FC游戏,有4个的销量在百万级。顺带一提,Hudson的最后一个FC游戏是《高桥名人的冒险岛4》。当时SFC都已经卖到第三年了,但我们的销售说:“现在店里仍然还有FC的游戏在卖,炒个冷饭也许不错。”因此我们就尝试了一下。结果,《高桥名人的冒险岛4》出现了一些问题。忍者服部确实出场了,但哆啦A梦的版权最终没能谈拢。我们只能把哆啦A梦的戏份换成没有版权问题的角色。于是,主人公就变成了我,这个游戏也强行被划进了冒险岛系列。 虽然只卖了几万份,但也是因为这样,现在这个游戏的二手卖得特别贵(笑)。
1985年~1986年,FC进入全盛期。因为我本人就在漩涡的最中心,几乎一直被浪潮席卷着来来回回,所以很难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描述这段日子。为了本次演讲,我调查了很多情况,最终这些事情像意大利面一样全部缠在一起。要根据时间轴来讲述的话,故事会变得很难懂,所以我还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谈吧。 和《Korokoro Comic》(译注:连载《哆啦A梦》的杂志)的合作对Hudson来说是一大机遇。 “你们怎么能和他们合作上的?”有些不方便透露名称的友商这样问我们。事实上,小学馆(译注:《Korokoro Comic》是小学馆旗下杂志)就在我们隔壁,当然要礼节性地求一下合作。结果,第二天他们就给了肯定的答复。 当时,宣传部的役员大里幸夫先生对我说,“要和《Korokoro》合作的话,干脆就只和他们合作。”于是我直接进驻《KoroKoro》编辑部,每周5天和编辑们待在一起,这么持续了将近一年。 同一时期,《Korokoro》上连载着名为《FC Rocky》的漫画。孩子们经常说这个漫画里都是“伪技术”,因为我们在里面放进了许多以当时技术水平无法实现的游戏。“迷之大陆浮出水面”这样的游戏内容,以当时的内存容量怎么能跑得动嘛。
《Korokoro》的原则是,“不能把技术原本展现出来”,“看不懂的才叫秘密”,提倡将探索的乐趣留给小读者。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只要有一人发现了秘技,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当时可不同。那时候,很多街机厅里有遠藤雅伸做的《Druaga之塔》。某天,有传言说某人打到第十七层了。这还了得!我们赶到游戏中心,查了一遍游戏的内存,结果并没有这回事。 当时的小孩子,要是发现了什么秘技,简直会瞬间成为英雄。我们正是考虑到这点,虽然会制作一些隐藏人物和技能,但绝不公布明确的使用方法。 1984年12月,《让你搞懂FC Bascic的书》发行。这本书就是现在所说的“攻略书”。它的销量是12万本左右,看上去很成功,但是经销商对我们说,标题中带“FC”字样降低了不少销量,因为没几个人知道“FC”的意思。没办法,当时才1984年嘛。即使《淘金者》已经卖了100万份,但出版业界的大人们仍然不知道FC到底有多火。 《Korokoro Comic》希望实际感受“孩子们在自己眼前玩游戏是什么样的气氛”。另一方面,Hudson在1985年4月发售了《Championship淘金者》,这是个非常难的游戏,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和前作一样得到孩子们的欢心。这样,两个公司的动机达成了一致。
《Korokoro Comic》在东京银座的松坂屋举行了一次聚会。 聚会大概吸引了1000个孩子来参加。虽然之前也有在发布会上演示过Demo,但当时我还完全不是名人。要知道,看板上可写着“Hudson的高桥利幸先生来场,《Championship淘金者》大揭秘!”。毕竟是有一千人参加的活动,我也逐渐变得兴奋起来了。1个小时左右的舞台活动结束之后,还有200到300个孩子留着不走。我问他们,“有什么事吗?”他们回答我,“给我签名吧!” 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有人会向我要签名。开始还老老实实地写“高桥利幸”四个汉字。后来逐渐累了,变成“Toshiyuki Takahashi”。这么写了50个人左右,实在太累了,最终变成“T.Takahashi”。 当时的FC大概有300万台左右的总销量,在儿童玩具界算是有流行的趋势,但还远称不上是“风潮”。让FC在世间走向风潮的最初一步,恐怕正是《Korokoro Comic》发行的《FC Rocky》和他们举办的聚会。
1985年7月21日开始到8月30日,Hudson举办了名为“全国Caravan”的游戏大赛。 这恐怕是当时最有名的游戏大赛。1985年的比赛项目是《星球力量》(Star Force)。当时虽然有在店面里举行的游戏比赛,但全国性的游戏大赛还是第一次,筹办难度非常高。
我负责南部的行程,7月21日开始从Daiei鹿儿岛店启程。而北方的行程由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毛利名人负责。 5月,我们在东京平和岛的东京流通中心举办了一场“My Computer Show”。当时,毛利君带来了一本名叫《我,在做这样的事情》的同人志。“哦,毛利君好像很擅长玩游戏。要不你下周来Hudson看看?”我这样对他说。 后来他来到我们公司,玩了一把《星球力量》,拿到了相当高的分数。我对他说,“喂,你暑假有空吗?不如来我们这里做个兼职?”从此,毛利君就变成了“毛利名人”(译注,日语中的“名人”可以理解为“高手、大师”,英译通常为“Master”)。 最终,“全国Caravan”顺利结束了。 在1986年,我周六周日没法休息,每天要去4到5个店面做活动。如此一年52周,要搞上500次左右的活动。 我完全没想到,在如此基数之上,1987年的活动量居然还能翻倍。FC风潮正式到来了。
那是1985年全国Caravan期间。8月13日,我来到新潟。 公司给我打来电话:“高桥,你明天有什么事吗。” “今天结束就回东京了,所以明天我就放松一下吧,休个假什么的……” “在东京是吧,6点,到东京塔下面来。” 仔细一问,我要参加“早上好Studio”了。(译注:当时东京电视台的早间节目) 我回答:“说真的,我挺累了。毛利君回东京了已经,要不然……” “你连个实习生都比不过?” 要这么说的话,我真是没办法了。
上节目之后的第二周,早上好Studio的导演飞一般跑过来和我们说,“收视率涨了50%!” “要不你每周都过来吧!” “别,我拒绝。” 只要统计一下就会知道,当时Hudson的游戏发售数目远多于其他厂商。这其实算触到了当时的禁忌。我们每年比其他厂商多出5款左右的游戏,要知道,任天堂可十分在意雅达利冲击。 后来,任天堂和所有厂商签订了协议,任何游戏企划都要通过任天堂的审批,他们觉得有趣才会授予贩卖的许可。最终结果是,即使是Hudson,一年也只能出5个游戏。作为宣传部门,我们必须保证每个游戏都有2到3个月的热度。 好吧,不行也得行了。从此我变成了早上好Studio的固定嘉宾。
《淘金者》中,“在梯子上保持右手比左手更高就可以无敌”,这可能是第一个“里技”。(译注:《淘金者》的动画确实精细到了这个程度,但这个技巧似乎只在原始日版中有用,不清楚对各种ROM的适用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试试) 发现了这个BUG之后,我们想:“难道要全部召回吗?公司绝对要倒闭了。怎么办啊!”于是我们去找《Korokoro》的人商量。他们说:“不要公布出来,把它当做‘里技’不就很有意思吗。” 也是托我们的福,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厂商都把BUG叫做里技或者彩蛋了。事实上,绝大多数Hudson的游戏里都不存在里技。 前面也说过,每个游戏大概有两个月左右的宣传期,也就是8回的节目。“里技差不多用完了,真没什么技巧可以介绍了”,我这么对节目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回答,“那隔周来就好”。于是,10月开始我的节目变成了隔周播放。 说好了隔周的,10月下旬,电视台又找到我:“还是每周都来吧。”于是从11月开始我又恢复了每周一次在电视上露头的频率。最初,我出现的时间大概是7点45分左右。有孩子反映,“为了看到高桥名人结果迟到了”。于是节目组把我调到了节目的开头,7点15分就登场。这下麻烦大了。 我睡过头了。
当时,Hudson的东京分部在麹町。后来我们搬到了市之谷,但我还是在麹町租了一间租金4万5千日元的房子。某天,我一觉醒来,发现已经7点。我必须在7点15分赶到东京电视塔,因为最迟7点16分节目就开始了。当时可没有什么手机,我的家里也没装电话。没办法,我的周末都是在加班搞活动,剩下的日子就在小学馆里待着。每天晚上和同事喝酒,只在家里睡2到3个小时,电话什么的根本用不着。 我骑上了自行车,飞驰到东京电视台。我放好自行车的时候,志賀正浩已经开始念开场白了。到达地下摄像棚时,我的头发是炸开的。没办法,我只能向AD借了一个帽子来遮住头发。 从那时起,这个帽子居然成了我的标志性装束。 我在早上好Studio一直待到1986年6月,同年10月转移到名叫“高桥名人的有趣领域”(高橋名人の面白ランド)的节目。这个节目在全国30到40个电视台播放,时长30分。1987年10月开始,日本电视台的“DOKI DOKI DO”邀请我去做主持。
广播方面,从1986年7月开始,我在TBS的《全国小朋友的电话相谈室》里当上了“老师”。因为是现场直播,所以非常可怕。当时的录音室里有一个MC和很多个老师。有相谈电话打进来,觉得能给出建议的老师写个纸条,MC看到以后就把发言权交给那个老师。但是,这种流程实在是太麻烦了。到最后,MC都懒得看纸条了,不管是什么问题,总之就“那么好,交给高桥名人了”。 “假的吧,你别糊弄我。”我满头大汗。 当年的老听众估计都懂的。有个不停说车轱辘话的老师,记得吧?他在那里扯皮的时候,我就趁机思考到底应该说什么。大家有机会的时候都应该试试,和小孩子讲清楚一个道理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你没法用任何术语。通过这样的经验,我在各种活动上都能和孩子们愉快交流,如鱼得水。
1985年举行的众多活动中,有3个可以称为关键活动。一个就是之前说过的《Korokoro》聚会。如果当时的反响不好,之后的全国Caravan也不会有。我们大概也就搞搞线下游戏小比赛之类的。 第2个关键活动就是全国Caravan。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和赞助商产生了深厚的联系。当时Hudson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经费,但是TDK一下给了我们3年的赞助。TDK在5月决定赞助时,我们还没钱买大篷车。我们已经做好“要是真拉不到赞助就只好一台大篷车跑全国了”的准备。托TDK的福,我们可以用两台大篷车分南北两部分搞活动。 全国Caravan的日程是这样的:上午,250人的预选赛和决赛;下午,另外250个人的预选和决赛。我们要在比赛前日到达会场,当天早上6点起床,7点开始布置场地,10点就要迎接孩子们入场了,准备时间只有3小时。说明会、预选赛和决赛会在中午12点左右结束。1个小时的午休后,13点半开始另外250个人的比赛,16点左右正式结束。然后我们开始把所有道具搬上大篷车。18点开始发车。我们是按主驾驶和副驾驶倒班开大篷车的的。主要的轮换司机就是我,导演和主持人。导演一般会在上午的比赛结束之后就去第二天的会场。事先和场地的负责人沟通好从哪里搬入道具,场地费用如何计算,等等。我和主持人在搬运结束后把大篷车开到下一个场所。21点左右到达,开反省会,吃晚饭,睡觉。第二天6点又要起床。 真的非常辛苦。 当时的主持人是个剧团出生的女孩子。念开场白的时候,她很会来些自由发挥,结果却总是冷场。大概是全国Caravan的第二天,导演到我的房间里来说,“名人,怎么说?让她回家?”我回答,“别,现在再选拔时间也不够了。是我把她介绍来的,接下来交给我吧。”在那之后,主持的工作也主要由我负责了。
第三个活动是12月22日举行的“圣诞FC节”。这个活动在晴海国际贸易中心举行,有大约4000个孩子参加。东京电视台的早上好Studio、《Korokoro》和Hudson在活动上大出风头。23日的《东京新闻》上出现了《超级英雄现身》、《孩子们的憧憬》这样的标题。 24号,《Friday》和《周刊文春》来找我采访了。第二年的1月10日,刊载访谈的《Friday》和《周刊文春》同时发售。在那之前,FC的流行只对小孩子有意义。而这两本杂志的文章,一下引爆了成人世界的FC风潮。 FC风潮的最中心无疑是1985年9月发售的《超级马里奥兄弟》。 《Korokoro》的同仁和我讲了一些内幕。当时的任天堂并不是很懂宣传。正常来讲,应该在发售之前就把卡带送到编辑部,然后说“希望针对这个游戏发些文章”。结果呢,直到《超级马里奥兄弟》发售之后,卡带才送过来。所以,这个游戏几乎没有得到事先的宣传,可以说完全是纯粹靠孩子间的口碑而大卖的游戏。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游戏。你会在游戏里闪光,还会变大。变大的话,谁都会觉得自己“变强了”吧!这个设计真的让我觉得“好强”! 说到任天堂的宣传,最具特征性的就是时任社长山内溥的断言:“店铺宣传这种东西根本就不需要”。“要是有钱的话,还不如把钱花在电视台上。”因此,任天堂的游戏总是少不了电视广告。 对岩田聪先生来说,店铺宣传又变得很重要。因为像DS和Wii这样的设备,不体验是搞不清楚的。从前的任天堂可不是这样的呦。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可能都记得,1986年1月开始到3月,整个日本都买不到FC,因为完全断货了。断货的原因是任天堂停止了供货。 到1985年12月为止,FC卖出了大概300万台,但有的玩具店已经开始减价销售了。这惹恼了任天堂的社长。 “要减价?那干脆就别卖吧。”就这样,他们大概停了3个月左右的供货。 已经买到的孩子们可是玩《超级马里奥》玩到爽。“太有趣了,有趣!”大家都想买,可是偏偏没得买,即便软件多得是,可没有本体,只能说毫无办法。夏普和任天堂合作的“FC电视C1”因为内置了FC,14寸型号卖到9万3000日元,19寸型号卖到14万5000日元,仍然断货。 无论什么商品,只要出现这种“大家都想买但是没人买得到”的情况,就说明它真正形成风潮了。1986年的FC风潮,之后再没有什么风潮能比得上了吧。
这是7月20日左右札幌大赛上发生的故事。当时我已经不用负责搬运了,直接参加彩排就好。上午9点左右,我走在札幌地下街里,看到一群小孩子一边哭一边走着。我想,“发生了什么?”,一看,有2000个左右的小孩子在排队。确实,活动的限制人数是700人,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法参加。其中有个从釧路还是根室自驾过来的妈妈,哭着说:“好不容易带孩子来札幌一趟……”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了这位妈妈两张票。结果这个小孩子在大赛上只拿到了10万分,完全不行啊…… 就是这样的时代。 关于出名这件事,我的感觉是:“真是失败,要是坚持不上电视就好了。” 公司给我下了各种各样的禁令。最重要的是,“不能在红灯区走”。在红灯区的街上走都不行哦!有一次我要去歌舞伎町里的新宿koma剧场,公司的人对我说:“请在街道的正中行走,笔直走向电影院,结束之后也笔直走回来。千万别沿着街边走。” “要是被和红灯区的看板一起拍下来,不知道会被八卦周刊写成什么样。到时候你让孩子们怎么想?” 更过分的是“禁止自行车”。骑自行车是我的兴趣,但公司对我说,“你要是受伤了谁上节目?” 现在是过去了,当时真是窝火得不行。
FC毕竟是玩具,要是作为“财政部”的妈妈不肯松手,孩子是绝对玩不到的。过去有“街机厅是只有不良少年才会去的地方”这样的说法。妈妈们肯定也会想,“小时候玩FC,长大了就会玩街机然后变成不良少年”。于是把FC和街机划清界限就成了重要课题。 于是我想出了“游戏每天一小时就好”这样的口号。最初提出这个口号是1985年7月26日的Daiei香椎店。其实原本我并没有想说这句话。之前的大部分活动,9成观众都是孩子,而这次有一半观众是家长。难得见到这么多家长,我觉得不能就这么一直玩游戏玩下去。于是我说,“想要成为游戏高手的话,每天认真玩一小时就好了!剩下的时间出去玩吧。” 很快就有赞助商来问罪了:“你是游戏制作公司的社员,瞎说什么别玩游戏啊。”第二天,Hudson的人也坐不住了。他们在27日召开了专门的役员会议。“大家都为了游戏能够大卖而拼命,你居然让别人‘不要玩’?”,肯定有人在上面这样说我的坏话吧。 役员会议召开后,我在旅馆里接到了社长的电话: “高桥,你说了什么奇怪的话啊!大家想了很多,公司的决定是这样的。你这句话是公司让你说的。然后,我们的口号会变成‘游戏每天一小时就好,在外面玩耍锻炼身体,主要的任务当然是学习。成绩好了,游戏更开心。我们是未来的好公民’。这样对小孩子传达点什么吧。” 下面的照片上是活动时我向孩子们发的名片。当时在小孩中间非常流行递名片,搞活动时常常有孩子向我要名片。于是,参加活动的社员,每个人都会带上名片。但是Hudson的社长说:“我可不想被孩子们称为社长。头衔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名片上不要印这些东西了。”
我的活动也从1986年开始改变形式了。1985年的时候我还慌慌张张的,除了说明游戏玩法以外什么都干不了。1986年开始,我在每次活动上都会安排15分钟左右的自由时间。我从东正数先生那里学来了“健康体操”的动作,改编成“FC体操”,然后在活动上带领小朋友做10分钟左右。“怎么样,小朋友,开始做FC体操喽!”只要这样一说,台下的孩子们肯定会眼睛闪闪发亮。因为我对他们说过,“做这个操能让你的游戏水平更厉害!”,大家都等不及要做操了。 当然不是光靠锻炼手指就能变成FC高手,但练手指真的有用。 另一个是“命令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不能一听到命令就去行动。必须清楚考虑好命令意味着什么。例如,喊‘举手’的时候必须举手,但‘蹲下’的时候就不能蹲下。”我对孩子们说,“玩这个游戏可以让反射神经变好!”很多孩子玩这个游戏玩得哈哈大笑,连一起来的妈妈们都很开心。如果能让她们觉得,“FC真是个健全的东西啊”就太好了。
虽然“16连打”一度很流行,但在1985年的全国Caravan时期这个词语还不存在。1985年的9月还是10月,《Korokoro Comic》收到了这样一封投稿:“名人很擅长使用《星球力量》的奖励人物,但是他能用多快的速度打出子弹?” 实际测定是在电影《GAME KING 高桥名人对毛利名人 激突! 大决战》里进行的。电影里有一个我和毛利对决的镜头。因为一秒有24帧,电影的AD找了连打最快的240帧来一个子弹一个子弹地数。最终的结果是,“10秒内射出了174发”。因此我实际上能做到一秒17连打,但16连打的说法已经流传得很广,我就不去管了。 那是我的最高纪录。常常有人对我说,“来秀一下16连射吧”,我就很会困扰。要是把保持了9秒98百米纪录的卡尔·刘易斯叫到体育场里,观众肯定都是盼着9秒98的吧。但是为了这一场比赛,刘易斯必须花上2到3个月去调整时间。
前段时间我又测了一下,我现在的水准是10秒132下。我已经50岁啦。当时我才26到27岁,现在想来真是不服老不行。我的手法是“擦法”(将手指放在按键上,高速左右倾斜的手法),但狂热的粉丝非常不满意:“名人的擦法一点都不想看!钢琴击法(用食指和中指轮流击键的手法)?邪道!就是要硬着按,硬着按以外的手法全都不行。” 要这么说,我实在是没法16连打了。 1985年,我DIY了一个能够自动连打(译注:总共四个按键,其中两个按住不放就会被判定为连打,这在国内的FC兼容机手柄里应该是标配)的手柄。某天社长看见我在玩,就拿走了一个。我重新做了一个,又被副社长拿走了。怎么回事?我再做一个,这次专务来向我要了。他们可不是把手柄放在公司里研究,而是带回家玩……因此,有人提出,“把这种手柄拿去卖吧,肯定能火”。 这个名叫“Joycard Mark 2”的手柄卖了220万个以上。果然大家都讨厌连打啊。当时还是个全民健身锻炼连打能力的时代,现在可不一样喽。
问:每天都要搞活动,怎么保持体力?有没有在哪里晕倒过,或者连打力下降的情况? 连打力确实是不如以前了,因为完全没有练习啊。不过,我会在9点钟到公司,通常在10点之前都不会有事情,9点到10点之间就成我的专用游戏时间了。 最忙的那段时间是这样的:9点到公司,10点开始接受采访。用30分一家的频率一直忙到16点左右,然后总结一下企划书之类的。18点开始去小学馆,《Korokoro Comic》、《小学一年生》、《小学二年生》、《小学三年生》、《小学四年生》、《小学五年生》、《小学六年生》、《Big Comic Spirits》、《少年Sunday》这样走一圈,结束基本上是第二天1点左右了。回到《Korokoro》的编辑部,负责人对我说“不去喝一杯”,我说“去啊”,然后喝到7点左右。出版社的人允许下午再上班,当然要喝到早上啦。喝完我回到家,洗澡,然后直接去上班。 如此重复了3天。 我还有过每天只睡2小时,持续3个月的时期。后来实在是受不了,“摆脱饶了我吧”,这么说才拿到3天假期。本来计划好各种活动,结果几乎是一口气睡完了三天。公司里的同事都问我“你这3天干了什么啊。”这样的生活可是会搞坏身体的。小朋友们还是先练好身体再说吧。 问:“游戏每天一小时就好”最终成为了Hudson的方针,其中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Hudson FC软件的销量是这样的:《淘金者》100万份以上,《牛奶与花生》(Nuts and Milk)40万,《救难直升机》(Raid on Bungeling Bay)50万,《冠军淘金者》40万,《星球力量》80万。作为经营者,肯定会想,“要是这样的销售势头能一直保持下去就好了。”这个目标的最大阻碍,就是“FC迟早要过气”这个事实。考虑到这点,为了让FC的风潮尽可能持久,我们认为必须让世间认识到“游戏是种健全的东西”。这很重要。我当时在博多,也没能参加役员会,这些都是我的推测而已,不过大致上应该都是准确的。 问:后来这成了整个业界的风潮? 逐渐地,有开始走桃色路线的电脑游戏厂商出现,并在1986年被国会点名。那个公司在下个月就转换方针,开始做健全的游戏了。“要是做的游戏被拿到国会上点名那可就惨了”,大家不都这么想的吗。 (被国会点名的游戏是《177》。1986年10月21日的众议院第107回国会决算委員会上,草川昭三把这个游戏作为有害游戏列举了出来。)
Hudson从创业期开始就有或多或少地考虑这些东西。因此,在Hudson的游戏里从来不会出现“人杀人”。(译注:那《淘金者》把人活活封在墙里面怎么算……)在《高桥名人的冒险岛》里,有坏人诱拐了穿着泳衣的大胸女性。社长看到了这个画面,说:“要是有妈妈看到这个,会不会觉得很下流?”因此我们最终在胸部上加了蝴蝶结。大家都觉得安全的游戏,Hudson可能就会说不行,我们就是这么在意这类细节。总体来说,我们偏成人的游戏肯定很少,因为我们一直有这种意识。 问:听了您的演讲,感觉Hudson是个很热血的公司啊。具体地,你们是怎么做出决策的呢? “在会议室里定下来的项目是没法成功的。要在居酒屋里定下来的项目才能成功”,我们是有这种说法。Caravan也是和小学馆的同仁一起想出来的企划。必须要在轻松的氛围里,说出毫无掩饰的意见给所有人听,这样才能出现有趣的发展。 我认为,所有人在轻松的氛围里做出决策是最好的,而当时的Hudson也这么想。但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当时要是没有刹住车,下场会很惨。实际情况也是这样。最近总算是消除了赤字,但这个事情真的很费力啊。(译注:Hudson曾经作为一个品牌被保留在Konami旗下,但现在已经被完全合并,实质上已经消亡) 问:你如何区分“高桥名人”和“高桥利幸”? 我倒没有刻意地分离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公司的形象。在电视和活动上,我都会说“我是Hudson的高桥”。我在电视上玩的也绝对只有Hudson的游戏。 当时,我们的友商好像觉得,“加个‘名人’游戏就会变有趣,超级大卖”。因此,各个友商加在一起总共推出了40个左右的名人。TGS的前身CSG上,各个厂商都多少办了一些类似的活动。刚好我在做“高桥名人的有趣领域”,就到各个厂商的展区都转了一圈,把所有厂商的“名人”都介绍了一遍。 反过来说的话,(和其他厂商的名人产生差异化)是件好事呢。但是,这并说不上是原本的战略。看过我节目的老观众就一定会脱口而出“我是Hudson的高桥”。虽然我一直在玩着FC,但大家好像都对这点没印象,我个人倒是无所谓。
问:你一定常常被问上面这个问题吧。 确实。特别是这几年,老是有人问我,“名人老师啊,你当时是Hudson的社员吗?”。给我早点注意到啊!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或游客评论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作为游客留言
请登录或注册,更顺畅地进行交流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共有9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