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敬友谊,一杯敬死亡。
“周末玩什么”是来自触乐编辑们的每周游戏推荐。每周末,我们都会各自推荐一款当周的新游戏(偶尔也会有老游戏),它们可能是PC或主机游戏,也可能是手机游戏,来供大家参考、选择;也可能是集体品评一款热门或有特色的游戏,给读者朋友们提供一款游戏的多个视角。
当你在周末赖床,没决定接下来玩点什么好的时候,不如来看看我们的选择里面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也欢迎读者和开发者朋友们向我们寻求报导。
今天触乐编辑部一同体验的《Heave Ho》是一款支持2到4人合作的横版闯关游戏。玩家将扮演一个长着圆圆脑袋和长长胳膊的小小冒险者,通过抓举、抛掷、人梯等手段将自己和同伴送至终点。看见起来好像简单,但一大群人一起玩的话,热闹就太多了……
没错,我司老师们又“撕起来了”,在集体试玩的这个下午,办公室里充满了叫骂声,本就布满裂纹的手柄被一次次敲打到吱呀作响。而这一切都源于我在试玩第一把时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将那个邪恶的功能示范给了各位老师……
其实一开始我推荐大家玩《Heave Ho》时目的极其单纯。和D社相识其实还没满一年,但它已经成为我最喜欢的发行商之一,它找到和发行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游戏总能让我产生兴趣,也总能给我相对爽快的游戏体验。出于对D社的信赖,刚看到《Heave Ho》宣传片的头几十秒,我就已经顺手把试玩Demo下载到了电脑里。如果你相信D社的眼光,其实不用听我介绍太多,去商店页面看一遍视频,你就会得到一样的答案。
Demo体验十几分钟,上手速度之快令我咋舌。在每局游戏开始前,所有玩家都需要完成举手并抓住栏杆的基本操作,这一操作简单直白,没有任何门槛,而且几乎不需要玩家对新加入者做出讲解,这真是抓住了聚会游戏的精髓——不需要熟悉太多操作,拿起手柄就能玩得痛快。
《Heave Ho》的简单不只体现在教程里,一张容量有限的地图、几个通俗易懂的关卡机制,玩家要做的只是控制只有一个小脑袋、两条胳膊的角色,从一个平台移动到另一个平台,最终抵达终点,注意不要摔死就好。
简单不代表《Heave Ho》容易让玩家感到枯燥。4人合作模式是这款聚会游戏的精髓,只不过帮手越多意味着混乱越多。抓住你队友的手,随后组成人梯,通过摇晃手臂产生的惯性去抓取道具或抵达(飞跃)平台,看似简单的步骤实践起来总是举步维艰。
有时你会因为错误操作导致好友坠落深渊,有时则无法和朋友连接“人梯”,只能在半空中摇晃着,尝试抓住那“无法触碰的掌心”。看似荒唐的核心玩法给这款大小没有超过600MB的“小游戏”注入了包含了友情粉碎机、信任破坏仪、荡秋千模拟器、 “I'll never let go,Jack!”等多种可以引发群体爆笑的元素,只要你凑到3位善良友好的朋友,你就能将它们全部收获。
除了踏实过关,玩家还可以自定义角色形象,换一个易于分辨的颜色(体现在我们这里就是互相以“小黄”、“小蓝”称呼),换上些“丑萌”到一定程度的表情和“涂装”。一些关卡中悬浮的金币可以用来投给老虎机,抽一些带有D社特色的联动皮肤,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设置,看似可有可无又不好运输的金币道具因为老虎机的存在变得愈发重要,天知道我们因为这些金币挂掉了多少次。
为了集体利益牺牲自己,听上去……我们好像还挺团结的?你错了。
“我想‘虐’李应初老师!”确定要一起玩这个游戏还不到半天,先后有3位老师都表达了同一诉求,我不知道这种奇怪的传统因何而起,但既然玩过Demo,我觉得我有责任做些基础介绍。
“这是个多人合作游戏,不能残害同事的。”话音刚落,办公室的氛围突然变得像是蒙了一层阴影,同事们唉声叹气起来,连敲字的速度都降低不少。好吧,为了不让大家难过,我只好补了一句“办法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随即,热烈的掌声遮掩了我的下半句话。
也许是纯粹为了增添娱乐性,开发商Le Cartel Studio添加了一个名叫电击的奇怪功能,长按电击键之后,玩家操控的角色便会大声呼喊,按的时间越长,喊叫时的声波就越大。假如此时你身边有无辜队友,就会被声波弹出去老远,轻则坠落地图,重则撞在铁刺上粉身碎骨。
这一功能很快就被滥用了,不管是在出生点、路途中,还是终点线上,我们疯狂按下这个电击键,不断把身边队友弹射到天空中,摔落到地下去……大家已经忘记了要针对李老师的目的,开始疯狂陷害起来。反观李老师,倒是心平气和,躲开残忍的“杀戮场”后,悠闲地捡起来了我们这个存档的第一枚金币。看到李老认真游玩的背影,想想真是内疚……我本来也想做个好人的。
游戏中玩家主要控制的是小人的两条胳膊,按下键位后,小人就会用对应的手臂紧紧抓住眼前的杠杆、地面、气球……大体而言,只要不是“刺”或者“钻头”这种看上去就很危险的东西,小人什么都能抓住。如果选择帮助模式,小人的双手会变为红蓝两色,并且用L、R标记区分——在一片混乱之下,想要分辨小人的左手和右手都在哪还真是有点困难。
正如你们所预料的那样,“合作”游戏大多都会演变成相互坑害,在我、池骋老师、牛旭老师和陈静老师的4人组合冒险历程中,我不止一次无意(或者是有意)把其他几位老师扔下悬崖、扔进刺丛、扔出屏幕之外……
我的脑海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回荡着:“痛击你的队友!”它说,“你不想看看牛老师捶胸顿足、池老师小声怒骂、陈老师连连苦笑的模样吗?这就是最好的时机,演他们一波,就趁现在!”
小恶魔在最开始的简单关卡中大大发威。在混乱的局面中,我成功地把好几位老师从游戏终点扔回了起点,但很显然,其他几位老师的想法和我差相仿佛,在我正在为把牛老师偷偷揍回起点而暗自得意时,另一位老师(不知是谁)在我身后狠狠踢了一脚!于是,我也飞去和牛老师共患难了。
但快乐的日子没过多久,富有挑战性的关卡设计就逼着我们4个各怀鬼胎的冒险者不得不精诚合作起来。陈老师默默扛起了指挥全队的重任,基于她(在大多数时候)理智又冷静的安排调度,4个冒险者手拉手搭着人梯,翻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只不过,《Heave Ho》在4位冒险者到达终点站定后还有一小段结算时间,而这段短暂的时间被我们完美地利用起来进行互相伤害。有人拽住同伴的手,使劲往悬崖下拽,宁可同归于尽,也绝不让刚刚亲密无间的伙伴活着迎来关卡结算;有人暗暗蓄力发大招,准备把3个同伴通通打飞;有人死命扒住地面或者其他人的身体,力图侥幸活命……场面精彩刺激极了!
请别担心,我们的同事情还是在的……咦?我的咖啡杯去哪了?谁又看到了我放在办公桌上的眼镜?我没点×幸咖啡!为什么我的座位被纸巾团淹没了?我错了,我再也不在合作游戏里坑队友了!
《Heave Ho》给我的第一感觉差不多是2D横版的《人类一败涂地》——后者有多好玩就不用我介绍了。在本地多人联机模式下,《Heave Ho》画面更直观,游戏节奏更快,策略性和操作难度则有所降低,相比《人类一败涂地》,它给人带来的欢乐和刺激要更直接一点儿。
合作模式的《Heave Ho》基本上是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游戏,4人联机难度最低,人数越少,考验操作的地方越多。根据人数变化,通关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双人模式有许多需要荡秋千通过的地方,4人就可以直接搭成桥,安全系数大大上升。
不过相应地,4个人沟通起来远比2个人麻烦,多人配合的链条上只要有1个人失误,往往就会前功尽弃。当然,如果你的团队里还有人故意拖后腿,那通关就会更费劲了。
“没通关就把人踢下去的是狗!”我虽然这么说,但有时候真不能怪谁,游戏操作十分简单,所以误操作也十分简单——连我这种内心良善、从未有过害人之心的人,也有几次不小心把“抓紧”按成“蓄力”,那些处心积虑要捣乱的(比如某位窦姓老师)就更不用说啦。只不过,在需要合作的关卡里,做人当然还是要厚道一些。
如果你想体验更有挑战性的玩法,可以尝试每一关都拿到金币,或是应对突如其来的“乱入”关。如果你在某一关的时间超过了10分钟,游戏中会天降数条“怜悯”绳索,像吊环一样一下一下搭着通过,顿时轻松不少。
总而言之,我十分喜欢《Heave Ho》的玩法,多人模式就更容易引人沉迷。如果每天玩这样的游戏,估计全触乐就没几个人愿意上班了。目前游戏还不支持在线多人模式,假如日后能够增加这个功能,那它的销量和直播网站的人气恐怕要再上几个台阶。
不过,我和窦老师、牛老师、池老师在联机过程中,经常被手柄突然掉线的问题困扰。不知是我们的设置还是游戏机制本身有问题,手柄掉线重联之后,每个人操作的角色往往还会洗牌,一时之间“我是谁,我在哪,我怎么就掉下去了”的迷惑之声不绝于耳。从这个角度说,它明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来我司之前,我很少有机会玩聚会游戏。什么《胡闹厨房》,什么《人类一败涂地》,我在eShop或者Steam上左看右看,思前想后,最后都没有买成——实在是凑不到一起玩的朋友呀。偶尔看主播们玩一玩,只有羡慕的份儿。来我司之后,才真正领略到多人游戏的魅力:只要跟朋友们一起玩,别说是可爱的《纽扣兄弟》了,就连《2020东京奥运》都玩得津津有味……所以,重要的是“一起玩”这回事。
一开始听说又要众评一款多人游戏的时候,我的“坑人”小雷达立刻启动了!上一次我身在外地,错失了《纽扣兄弟》的一场血雨腥风,这回我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不,怎么能放过李老师呢?于是我热切地看向旁边的李老师:“李老师一起玩吗?!”
“玩……玩……”李老师苦笑,看起来十分虚弱。
机会终于来了。我、李老师、牛老师在电脑前坐定,连上了手柄。在此之前,李老师和牛老师已经玩了一阵双人模式,爬起来非常得心应手,而我对操作还不熟悉,只能屈辱地在后头喊着:“哎等等……哎我怎么下去了!哎……”
事实上,李老师这一回在《Heave Ho》中展现了卓越的技术……和胸襟。虽然我们时不时还是会互踹两脚,但在真正的危急时刻——如下图所示——李老师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
李老师的诚恳打动了我,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好好玩这款游戏……其实,就算仅仅把这款游戏当作合作游戏来玩,而不包藏什么坑队友的祸心,它本身也已经足够好玩。在简洁的操作和简单的机制下,它能够制造的滑稽笑料多得超乎想象——无论是在出生那一刻就猝不及防地迎来死亡,还是扯着气球一路扶摇直上消失在画面里,还是某位队友懵懵懂懂地放掉了一只手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由落体……都会引来一阵爆笑。
我很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当角色不慎坠落死亡后,会“滋”出老高的“血”——这个“血”的颜色和皮肤的颜色是一样的,并且会“滋”得到处都是,包括队友的身上。
如果说我们之前都在一片混战中随缘游戏的话,那么后来陈老师的加入就赋予了这个游戏以极高的纪律性。我、牛老师、窦老师在陈老师的严密指挥(和严厉警告)下,不但每一回都能顺利通关,而且回回都能拿到金币——要知道,带着金币通关的难度要比原先胡乱“苟”过去要困难得多,也更加考验队友之间的配合。
在陈老师加入后,我们迅速地获得了4枚金币,并且喜滋滋地换上了4套新皮肤。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我们有时候在游戏中偶然摆出了某些怪力乱神的姿势后,图上某处会伸出一条小绳子,拉动它之后会进入游戏中的小剧场——像是要跟随领舞者的舞步,摆出相应的姿势:
但这并不是重点!在小剧场结束后,又会快速地切换回原来的游戏流程——如果这时候因为得意忘形而忘记把手抓紧的话,就会迅速迎来前功尽弃的暴烈死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游戏单人也可以玩。虽然操作还是那个操作,但游戏的关卡会相应地简化一些,高难度攀爬的位置也少了许多。似乎也不可能拿到金币了?我们并不确定……因为我们已经沉浸在多人游玩的快乐之中了!
这是我从上海回来的第一天。我刚走进办公室的大门,就听见窦老师和池老师兴奋地向我招呼:“快快快,来玩来玩!”
她们的笑容让我有些毛骨悚然,我很确定这并不是什么欢迎仪式。上一次《纽扣兄弟》的惨痛经历在眼前浮现——横版过关游戏并不适合我,而我显然被当成了“经验宝宝”。虽然非常不情愿,我还是被推推搡搡地按到了屏幕前,开始了《Heave Ho》的旅程。
所幸《Heave Ho》是一款合作游戏。除了偶尔可以蓄力震击安排队友(慎用)之外,大部分的游戏内容需要玩家们合作完成。没有双腿、不能跳跃的小人们伸出戴着红蓝手套的双手,紧紧抓住墙面或者彼此的身体,一步一步地、艰难地挪向终点。当我第一次挣扎着过关的时候,真的有被感动到——在窦老师无奈的眼神中。
几次过关之后,我变得熟练了起来。我发现自己不仅能分清左右手,还有闲情逸致研究如何拿到金币了。这种流畅的感觉就像我在怀旧服里刚刚练满武器熟练度就一锤砸在迪菲亚盗贼头上暴出的70+的大数字——简单来说,舒服。
池老师由于要务在身姗姗来迟。她未曾想到正是这短短几十分钟的“养蛊”,我已经完成了惊天动地的蜕变,与那个和钱老师很像的橙色小人一起努力爬到了食物链的上端。
只有作为高位者的时候,人才能体会到俯视的快感。我遗憾地错过了观摩池老师被《血源诅咒》篝火晚会蹂躏的机会,但没有错过她在《Heave Ho》里左右不分的狼狈表情。我孤独地站在终点,沐浴着池老师灰色的血液,神清气爽,意气风发。
不过,这终究是个合作游戏。我和池老师、牛老师在互相搀扶和互相伤害的天平上左右滑动,到底是通过了许多难度不一的关卡。
我们选择了“地底”主题的一组地图。到了游戏中期,地图上出现了“战争迷雾”——我们只拥有人物周围的一圈视野,其他地方都是黑暗,这为游戏增加了许多探索的乐趣。
另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图则由一系列小方块组成。正是在这里,我拿到了第一枚金币。我和牛老师一起将它投入了皮肤扭蛋,获得了一个带着红色护具的拳击手形象。皮肤展示界面的绿色小人坏笑着晃了晃自己的拳头,我看着那光荣的护具,心中涌动万千感慨——它是我们探索和牺牲的结晶,这鲜红的颜色,是小人们挥洒的鲜血染成的(虽然它们都不是红色)。
放下手柄,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满足地长叹一口气。
我打算昂首挺胸地请窦老师和池老师喝一杯,一杯敬友谊,一杯敬死亡。
(游戏评测码由发行商Devolver Digital提供。)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