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变得有趣。
作为一个新编辑,着急的事情大概就那么两件:首先是稿子出不来,再就是稿子写不好。游戏界虽然天天都在冒出新鲜资讯,但真正适合深扒或能够写出味道的题材并不多。如果有什么出圈大新闻,各家都争相报道,感觉出稿子压力就更大了。尤其是,觉得怎么写都不太对,还在这边收集资料找人补采访之类的,转头发现外面一夜之间已经有了好几篇同样题材的文章,未免觉得挫败。当然,还会有一些焦虑。说句不好听的,这种事情就跟撞衫一样,谁不好看谁丢人。
只好安慰自己说,晚就晚了吧,至少可以把角度写得不一样。毕竟,即使是表面上要求客观的报道,也存在某种立场,不同人写出来会有微妙的差别,只是不能显得太没品,搞成UC系那种博眼球的。最开始几篇,可能是忍不住代入自己的情绪写东西,总有点把事情写得夸张的毛病。被大改几次之后,现在学会了一些收敛。有时候,事实或者人的故事摆在那里,本身就有足够的说明力量。作为一个写报道的,还是不要蹦出来指手画脚为好。
几年前,好像公众号的热度还剩下一点尾巴,我做过追着各种热点事件必须光速出稿的工作。那时候焦虑的点在于写出来的东西都很粗糙,感觉只是在为网络时代本就泛滥的垃圾信息海洋添砖加瓦,是在屏幕上可以随意划过去的快消型文字,没什么留存的意义。作为编辑也好,作为普通的打工人也好,都缺乏价值感。
哪怕比较大型的媒体,有时候为了追求传播,也会把读者当傻瓜看。比如认为文章要碎片化,不能写得超过1500字;认为不放表情包或者满口流行语就不会有人乐意看下去,或者为了打开率,每天花好多时间投票众筹标题和摘要。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我在作为编辑的同时,也每天都在扮演读者的角色。我不是什么自命不凡的人,没啥自信,只是单纯不想被默认为傻瓜,不想浪费别人阅读真正的好文章的时间,也不想生产我自己都不会看的东西。
但是,真的身处“我会看的媒体”当中,就变成了另一种焦虑。既然已经没有外在的东西掣肘,那我到底能不能写出“自己也愿意看的文章”?有时候构思了半天一篇报道的结构和气质,然后发现自己找不出当事人或者问不到合适的东西;想要挖掘细节的时候,经常会被体面地支开话题,就非常尴尬。大概是我实在不很擅长说话,采访的时候能不把天聊死都就不错了;对方也确实没有义务配合我,或者,有时候,单纯是不想和编辑记者闲扯。
似乎,在现在的整体环境下,媒体给一般人的总体感觉不算太好;另外,互联网永不忘记,万一说漏了什么话十几年后被拿出来“社死”可就糟糕了,是我的话也会三思而行的。结果,折腾半天,好像写出来的东西都不太有意思,只是普通地说明了一些事情。反正我自己觉得挺无聊的。
总之,就这么拖拖拉拉地纠结着……似乎稿子写得慢、发得晚也并没能带来什么质量上的提升。就连这篇夜话,也是我的稿子卡在中途匆匆写下的产物。我暂时没有脑力去思考别的更有趣的选题,导致这篇夜话也显得并不有趣。啊,真是恶性循环。我还是回去继续想办法采访吧……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