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他们的动机是什么,这些报道对游戏产业有害无益。
上周五触乐的头条叫做《在游戏中展现暴力,是哗众取宠还是实际探讨问题?》,我们翻译了两篇外媒对《底特律:成为人类》的导演David Cage的采访。
为什么想到翻译这个呢,因为当初找选题的时候我看到这儿非常不自在,我想分享出来,看看各位读者朋友是跟我一样不自在呢,还是特别希望这样的采访越多越好。
我是个什么感受呢,就是最朴素的一点:作为一名普通玩家,我跟这些媒体关心的东西不一致。采访的背景是巴黎游戏周期间《底特律》公布的一段新预告片,其中有些情节涉及了对家庭暴力情景的描绘,于是记者朋友们穷追猛打,想让David Cage承认他制作这些场景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以Eurogamer这篇采访为例,这位记者上来还算客气,问道:
当David Cage回应说并没有暴力过头的时候,那些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游戏”的观点不见了,记者朋友连珠炮一般发问:
为什么你对此感兴趣?你想探讨家庭暴力和儿童暴力?
David Cage觉得很冤,说这在电影里很正常,尺度还更大,难道游戏这种艺术形式就不能探讨家庭暴力了?但记者朋友轻描淡写地说:
那您老要争论什么?他继续问:
并且开始代入自己的看法:
David Cage说,挺贴切的呀,我就让你要在手忙脚乱中间体会临场感,感同身受。记者朋友仍不死心,最后逼问道:
在整个采访里我有点可怜David Cage,他最后举了一个《恶之花》的例子试图说服记者,已经很卑微了,那意思就像在说,《金瓶梅》也算艺术创作呀。
可能有人说,记者的本能就是怀疑一切。是的,从技术上讲,这位记者朋友的采访技巧其实不错,刨根问底地问了许多,David Cage的回答里也有干货,问题在于,这就像Quora上有人问:人类需要吃饭吗?下面还有人正经作答一样,不管提问还是回答,都是在浪费时间。
在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出现在游戏媒体上的时候,就像一位读者指出的那样,“血淋淋的现实摆在媒体眼前视而不见,却去追究细枝末节”,似乎没有人再去在意这款游戏是什么,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好像这个游戏的一切就是在宣扬家庭暴力,最终这篇访谈似乎达到了目的,制作人完全不承认他的游戏在哗众取宠,煮熟的鸭子——嘴硬,死不悔改。
这就是最近五六年来欧美游戏媒体一些微妙的改变。以前只有国内的大众媒体抨击游戏是“电子海洛因”,欧美主流媒体虽然时不时也质疑一下游戏暴力,可实际上这些“杂音”并没有成为主流社会特别关心的话题,欧美的游戏媒体也大多尽守本分,游戏的事情归游戏,不会去过多地关注女权、同性、暴力、动保这些敏感议题。
比如说,这几个月EA的游戏《星球大战:前线2》因为内购的问题占据了外媒很大的版面。从中国玩家的角度来看,其实EA的这些设计还算克制,但是欧美玩家就受不了了。游戏微交易的尺度在哪里?针对这些议题探讨下去无疑是媒体正经应该干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既然David Cage认为游戏里什么都能表现,那么将心比心,游戏媒体自然是什么话题都可以涉及的。问题就在于,随着Polygon等新一代网络媒体崛起,欧美游戏媒体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要么不想触及、要么触及了就必须政治正确的话题。比如说,很多人表面上不会讲,但私下里认同“夸任天堂、夸任天堂的游戏”是种政治正确,因为一旦你不去赞美任天堂就可能流失一些群体的读者,而且可能遭受激烈的反抗,长久下去,当有人只是就事论事说“我不喜欢卡通风,所以我不喜欢马里奥”都需要一些勇气。但是任天堂的议题和以上议题相比仍旧是小巫见大巫了。
关于《底特律》到底有没有过度地展现暴力,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等游戏发售,玩过整个游戏再来评判更好,因为就算看电影,你也不会只看一个片段就下结论。就这么简单不是吗?我并不喜欢极度渲染暴力,我也不喜欢随便就扣帽子、贴标签,我们等等看就不行?
《最后生还者2》也有这个问题,它在巴黎游戏周上同样展示了一个“充斥着暴力”的预告片,但是我看了整个巴黎游戏周索尼发布会的直播,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底特律》和《最后生还者2》的预告片放完的时候赢得了现场最热烈的两次掌声。
我和许多朋友探讨过为什么欧美游戏媒体会变成如今这样,有的人说是大环境使然,有的人说这种话题容易超越游戏圈,让这家媒体赢得更大范围内的关注,那么问题来了,在访谈中放大游戏暴力,是哗众取宠还是实际探讨问题呢?
不论他们的动机是什么,这些报道对游戏产业有害无益。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共有8条评论